解讀
社保互濟共濟能力有望升級
去年年底,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報告稱,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達14個,缺口達767億元。
輿論普遍認為,養老金進入全國統籌是大勢所趨、有利無弊。其意義在于,會使基本養老體系的籌資能力、供給能力提高一個層次。省級統籌時,有些省有結余,有些省有虧空,無法互相調節,全國統籌后,調節能力提升了,就是社保互濟、共濟能力方面的升級換代。
但是,這項被呼喚已久的改革問題,卻因存在難點步履維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曾坦言:“適當地、穩妥地銜接地區之間的利益關系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他指出,全國統籌的困難主要是由于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地區之間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收入水平也很不一樣,即使是按照同一費率和比例計算的繳費以及支付水平,在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很大。
【城鎮化改革】年內出城鎮化發展規劃
城鎮化改革方案的制定成為近日熱點,其發展規劃備受關注。此次意見明確,要以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為重點,開展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實施好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有序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創新城鄉社會管理體制。
與城鎮化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是備受關注的戶籍制度改革。意見要求,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轉移人口情況,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統籌推進相關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到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
此外,還要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資體制等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改革,調研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同時,建立健全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制度。依法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