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30320/25/678146417536881261.jpg)
“一晚八頓飯,回家還得煮面條”、動輒一桌吃掉數千元……奢侈的公務接待不僅加劇“舌尖上的浪費”,還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自中央政治局出臺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來,全國興起倡導節約、反腐倡廉之風,加速公務接待改革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公務接待的新氣象
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為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以及地方各級政府紛紛出臺措施,將嚴格經費管理、嚴格公務接待、嚴禁鋪張浪費作為重要工作來抓。
簡化公務接待。全國總工會規定,京外的全國性會議,不得到中央明令禁止的風景名勝區召開,不得提高會議用餐、住宿標準,不得組織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不得發放禮品、紀念品;民政部要求各地到部機關匯報工作的人員,在機關食堂和部機關干部職工一起就餐,不作宴請接待安排。
嚴格監督管理。審計署在要求自身嚴格執行審計“八不準”紀律的基礎上,提出把查處大吃大喝、大操大辦、奢侈浪費行為作為審計監督的重要內容。在預算執行、經濟責任等審計中,高度關注各地各部門會議費、招待費、出國費和公車購置費等安排使用情況。
細化接待標準。海南省出臺二十項規定,其中明確提出“省內公務接待要按標準定點接待,不喝酒”、省委省政府領導到基層開展公務活動“如需用餐,一律用自助餐或工作餐”等;湖南郴州市推行“廉政食堂”,規定上級負責人到鄉鎮指導檢查工作,只能在鄉鎮“廉政食堂”就餐,不準上煙酒,陪同就餐人員不能超過3個,人均消費一般不超過30元。
“‘廉政食堂’讓我們鄉鎮干部在接待上級時有了底氣,只要依規招待,也就不存在‘招待不好’的問題了。”郴州市宜章縣玉溪鎮黨委書記曾衛華說。
“酒桌上吃吃喝喝的時間少了,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很多基層干部表示,近幾個月公務接待上的變化,讓他們有更多精力去解決百姓關心的民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