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過戶籍這道門,是我們不得不回答的問題
5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確定,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制度以及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時至今日,這次會議可以被看成又一輪戶籍改革提速的號令。
5月8日,國內各大媒體便紛紛報道了廣州市公安局宣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更換統一的廣州居民戶口簿工作,這一工作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劃分,統一登記為“廣州市居民戶口”。作為一線城市重要代表的“北上廣”之一,廣州市在戶籍改革之上的“大動作”吸引了各方關注。
事實上,在這個五月,戶籍改革的腳步可能走得更遠。自5月1日起,蘭州市同樣了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將城鎮、農村居民戶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而這一舉措,將令119萬農戶受益,使他們享受到城市戶口附帶的社會福利以及社會保障。
不僅如此,記者從四川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出臺《關于2013年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提出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引導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關政策規定計劃于5月底前出臺。
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約瑟夫·福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將能使更多公民來去自由”。也許“自由”之外,我們還應該關注更多。東南、西北、西南,這一輪戶籍改革的落點可謂廣泛,然而在各地的“破題”又會以何種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人的城鎮化”最直接的落腳點,戶籍制度改革能否讓我們出生在農村的同胞們真正地生活到城市中來?
戶籍改革地方破局 社會保障配套是關鍵
1個多月前,28歲的王小萍和她的4歲女兒終于拿到了一本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戶口簿。從甘肅蘭州市郊的農村老家到寧夏銀川市打拼已有5年的她,不再被看做外鄉人,實現了她的“進城夢”。
“這幾年,因為沒有本地戶口,我們沒少吃苦頭!蓖跣∑嫉恼煞蛴谟谰V說,他們在銀川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店,希望靠手藝賺錢,在城里安家落戶?墒牵捎谫J不了款,他們無法擴大經營規模,也沒不起房子,5年搬過3次家,卻始終找不到家的感覺。
3月27日,銀川出臺14條戶籍制度改革新政策。新政策降低了外來人口和本地農民進城的門檻,取消了“先有住房,再轉戶口”的限制,允許農民保留農村土地進城落戶,還增加了親屬投靠落戶等人性化舉措。對外地來銀川投資創業、興辦公益事業人員等,也設置了一些人性化的落戶條件。由于門檻降低,像王小萍一樣的外鄉人想成為銀川人不再是奢望。
長期以來,中國戶籍直接與教育、社保、醫療等諸多福利掛鉤,城鄉二元戶籍制的弊端明顯。近年來,社會逐漸形成共識,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
5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確定,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制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在王小萍的老家甘肅蘭州,市政府日前正式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統稱居民戶口。此外,還進一步放寬外地農村居民、各類人才落戶條件。
近年來,重慶、昆明、廣州、四川等地陸續出臺戶籍改革措施,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放寬落戶限制。
銀川市公安局人口服務與管理處處長康建功說,目前,外來人口和本地農民進城的限制條件越來越少,只要平時注意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居住證、繳納保險、照章納稅,進城不再是難事。銀川戶籍改革新政實施1個多月以來,已經有2300多人辦理了銀川城市戶口。
不過,有些地方的農民“進城”興致似乎并不高。
銀川市賀蘭縣習崗鎮新勝村黨支部副書記杜文革說,現在,政府針對“三農”的種糧補貼、農機補貼、化肥補貼等越來越多。農村土地征地拆遷有補償款,還能按人口分房。轉為城市戶口就意味著失去這些利益,這些都是農民不愿意轉戶口的原因。
另外,一些農民認為城市生活成本高,住房貴,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無法在城市立足,因此不想進城。
“農民在面臨生存問題時,會理性而謹慎地選擇,不能強迫農民‘離地上樓’!睂幭纳缈圃貉芯繂T、寧夏社會學會會長陳通明說,農民對城市較高的生活成本以及對就業、土地收益等問題的擔憂,是一些農民不想轉戶口的主要原因。
寧夏大學政法學院教授蘇東海認為,戶籍制度改革不是簡單地將“農村戶口”轉變為“城市戶口”, 而是通過剝離在薄薄的一紙戶口上附著的復雜的權益差距,縮小乃至消除城鄉差別,實現公共資源分配和公共服務、福利待遇等均等化。
“必須有養老、醫療、教育、就業以及城市建設等公共資源、社會政策的配套跟進,保障流動人口轉變身份后的利益和待遇,逐漸消解城鄉二元結構形成的不公平和歧視!彼f,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戶籍改革能否成功以及城鎮化質量的提升。(記者 馬俊 任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