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 謝伏瞻
二、切實把政府該管的事管住管好
放和管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兩個“輪子”。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既要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職能,又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強化政府在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服務職能,切實把政府該管的事管住管好,避免越位、缺位和錯位。
規范和優化行政審批。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制度,把好行政審批事項的設定關和調整關,對于保留的審批事項,繼續簡化審批程序,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降低收費標準,提高審批效率。推行行政審批標準化管理,構建行政審批標準化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由裁量權,最大限度地降低審批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企業和公眾能夠得到更具體、清晰、準確的信息和服務。今年重點抓好省政府新組建部門和鄭州、漯河、鶴壁、焦作及10個省直管縣(市)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工作,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逐步向全省推開。
建立健全權力清單制度。按照國務院要求,完善省級行政審批項目和各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單。同時,全面梳理部門掌握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檢查、行政確認等其他行政職權,形成總的權力清單,適時全部向社會公開,讓全社會監督,讓權力空間清晰可見。今后,政府和政府部門要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不在權力清單范圍的權力一律不得實施。加快探索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方式,探索編制市場主體的權利“負面清單”,確定市場主體不能進入的領域和項目,逐步做到負面清單之外的事項,由市場主體依法自行決定,實現“法無禁止即可為”。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定期修改完善、審核公布清單,確保權力清單科學有效、與時俱進。
加強和改善市場監管。堅持重心下移,著力編密織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疏而不漏、不留死角的監管網絡,對違反市場法則、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依法打擊、嚴懲不貸。把監管重點放在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等群眾反映強烈、對經濟社會發展可能造成較大危害的領域上,重拳出擊,重點治亂。堅持放管結合、放管并舉、“寬進嚴管”,創新監管方式,加強和改進事中事后監管,抓緊建立科學的抽查制度、責任追溯制度、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逐步實現監管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
完善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強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責,不包打天下、不作過多不切實際過高承諾,改革和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和供給方式,健全政府購買服務的標準、招投標和監督評估等制度,鼓勵和公平對待社會力量提供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健身、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積極穩妥推進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工作,加快形成提供公共服務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