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閉幕至今,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已舉行10次集體學習。回顧這10次集體學習,專家分析,主題越發“聚焦”,形式更加多元,透露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新探索和新思路。
釋放改革信號:住房話題進政治局“課堂”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進行集體學習,這是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從去年11月產生至今第10次集體學習,而最高層此次專門學習研究住房問題更是備受關注。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對實現住有所居充滿期待,我們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解決好住房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住房保障問題成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主題這應該是第一次,比較罕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向記者分析,一方面,住房話題涉及民眾切身利益,民眾對于高房價問題反映強烈,另一方面,房地產業同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有較高關聯度,牽一發而動全身,專門學習研究住房問題,體現最高層對此高度關切。
“只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政府必須‘補好位’,為困難群眾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
在這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就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發表了諸多言論,并系統地提出“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系、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系、需要和可能的關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系。”
“這次集體學習的主題特別點到了供應體系的建設,如何‘蓋房子’需要研究,怎么‘分房子’更值得關切。”汪玉凱表示,此前,社會已經盛傳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較大影響,這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正好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最高層的這些表述,亦或是對此后的改革釋放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