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裕國
2013年07月01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蘭輝,你一路走好!”
“蘭縣長,你把關新建的通村道,我們走在上面放心。”
“蘭叔叔,你幫我們找到創業路,我們絕不辜負你的情意。”
……
這是一個悲天慟地的場景。那天,北川人民用眼淚為他們心中的好縣長蘭輝送行。
淚眼蒙眬中,人們仿佛看到蘭輝還在忙碌的身影——他和群眾情同手足,血脈相連;淚眼蒙眬中,人們明白了蘭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他把畢生的心血獻給了北川,雖然只走過了短短的48個春秋,但他的生命之花,永遠綻放在羌山羌寨……
“原則問題松一寸,群眾利益少一尺”
決不讓重建公路成為“豆腐渣”工程
作為副縣長的蘭輝,他汽車后備箱里常常放著一把十字鎬,不少人都覺得奇怪,只有他的司機和隨行的同事最清楚這把十字鎬的用途。
北川災后重建的重大民生項目不只有老百姓住的房,還有老百姓走的路。蘭輝深知自己分管的交通建設的分量沉甸甸——它關系著群眾的利益。
這把十字鎬,就是他常用的一把“質檢尺”。
北川境內的小曲路,是一條通鄉連網路,從動工那天起,蘭輝的心就被拴在這條路上。2010年初夏,他接到群眾的舉報:小曲路在修建中有偷工減料問題。他的神經一下子緊繃起來,馬上帶領交通、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人員直奔小曲路。
來到現場,一向對人和顏悅色的蘭輝,此刻一臉嚴肅,徑直向正在施工的路段走去。他指著一段已經鋪好混凝土的路面問工頭:“接頭處鋪連接鋼筋了嗎?”工頭支吾著說鋪了。蘭輝一揮手,示意司機把十字鎬拿過來。蘭輝接過十字鎬,照著路面銜接處猛挖。挖了一米多長,還不見鋼筋,工頭站在一邊低著頭不敢看蘭輝。
接著,蘭輝和隨行人員一段一段地查看路面,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他發現一段路的水穩層憑肉眼看厚度達不到12厘米,而施工方不服氣,他又拿出十字鎬,啄了幾個洞點,掏出隨身帶著的鋼卷尺,伸進洞里去量,施工人員才服了。
他讓隨行的工作人員拿出一張事先準備好的表格,把有質量問題的路段在相對應的表格上劃一個“×”,并記下地點和樁號,記下整改意見。
蘭輝查路的一舉一動,既細致又在行。其實,這專業知識是蘭輝鍥而不舍“啃”出來的。北川鄉村道路重建任務重,為了便于鄉鎮和村組干部管理,縣交通局專門編印了一本《鄉村道路建設手冊》,蘭輝也要來一本,他白天隨身揣著,晚間放在床頭,見縫插針反復看,翻得卷了邊。縣交通部門的技術人員說:“蘭縣長,你比我們還專業。”蘭輝說:“嚴把質量關,不能當外行。”
這一天,蘭輝把時間都安排在查看小曲路上了,布置完工作后,他告誡相關隨行人員:“原則問題松一寸,群眾利益就要少一尺,黨的威信就要退一丈。”
這句話,一諾千金。這些年,為了這句話,蘭輝夏頂驕陽,冬迎雪花,起早貪黑,在全縣近2000公里村道路的修建中跑了一遍又一遍;為了這句話,他在全縣村道路修建中每5公里就設立一名群眾監督員,布下監督網;為了這句話,他把不少“人情”、“好處”拒之門外。
同事們說,蘭縣長這句話幾年來一直在鞭策著他們。如今,北川已經建成的村道路,成了上級部門表彰的優質路,成了群眾眼中的放心路。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人物事跡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