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裕國
2013年07月01日08:11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生活圈、朋友圈,首先應該是群眾圈”
與20多個困難群眾認親戚、結對子
誰是你的“圈內(nèi)人”?蘭輝說:“我們領導干部的生活圈、朋友圈,首先應該是群眾圈。” 這些年,他與20多個困難家庭的群眾認親戚,結對子,交朋友。
曾經(jīng)牽動人心的北川“可樂男孩”楊彬,成了蘭輝的至交。
他告訴記者:送別蘭輝那天,他一大早就去了,站在蘭輝遺體前,看著蘭輝滿臉傷痕靜靜地躺在那里,心如刀絞,淚流滿面……
“5·12”特大地震奪去了正上高中的楊彬的雙腿,高位截肢后,在許多人的鼓勵下,楊彬想自己創(chuàng)業(yè),但他面對著行動不便的殘酷現(xiàn)實,而且沒有創(chuàng)業(yè)資金。
蘭輝早就關注到楊彬。他讓縣殘聯(lián)幫楊彬用最便宜的租金在新縣城租了一間門面房,并幫忙辦好相關手續(xù),還為楊彬爭取了兩萬元的創(chuàng)業(yè)基金。掛牌辦起了“北川可樂男孩汽車美容店”。
不久后的一天,楊彬坐著輪椅路過青片路,蘭輝遠遠看見了就向他跑過去。楊彬喊他蘭縣長,蘭輝說:“別叫我縣長,就叫我蘭叔叔,把我當自家人!”他告訴楊彬:你被縣上評為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自強模范了!臨走時,他把手機號碼告訴了楊彬,說:“有啥事直接打電話!”
楊彬說他自己思想上有了疙瘩,就給蘭輝打電話。每次蘭輝都有電話必接,有短信必回。一番番心貼心的交談,使楊彬感到他的生活里多了一個關心自己的親人,多了一雙攙扶的臂膀。
楊彬說,震后北川多了7000多殘疾人,他們的康復治療、住房改造、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問題,蘭叔叔都操心不已。
“操心不已”,通常指的是對家人、對親人、對朋友,而蘭輝操心不已的是困難群眾。壩底鄉(xiāng)水田村村民林紹兵因車禍腦殘,妻子長期病臥在床,82歲老父親生活不能自理,兒子林濤還正在上中學。2008年初,蘭輝主動與他家結成幫扶對子。他10多次上門看望慰問,資助現(xiàn)金1萬多元,幫他們治病和發(fā)展生產(chǎn)。他視林濤如子,多次去學校看望,送衣送學習用品。2012年,林濤上了綿陽師范學院,蘭輝又給了他幾千元的生活費。
蘭輝走了以后,他付出了特別關愛的20多個困難家庭,成了他家的“親友圈”,他們輪流到蘭輝家照顧他年邁多病的老父親。他父親說:“我雖然失去了一個兒子,但有這么多群眾總來看我,就像多了幾十個親戚。”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人物事跡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