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劉敏
2012年12月18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眉山市丹棱縣機械產業園區,該縣板橋村村民黃賢忠在工作。 |
【調查背景】
四川省眉山市既是農業大市,也是勞務輸出大市。全市350萬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就占260萬,其中大約120萬農業人口常年在外務工。
截至2012年10月,眉山市新農保參保率已接近93%。然而,新農保政策在眉山也面臨著一些困擾和難題,亟待一一破解。
① 待遇低接續難成困擾
“以后沒有勞動能力了,靠什么來養老呢”
今年32歲的史慧君是眉山東坡區思蒙鎮嫻婆村村民,她常年在廣東務工,因為待遇和工作強度方面的考慮,她頻繁地更換打工的企業。從2009到2012年,不到3年時間里她就更換過8家企業。
頻頻“跳槽”讓史慧君的收入稍有提高,然而一想到年老后的保障,她又很擔心:“我是生產線上的工人,掙得并不多,以后沒有勞動能力了,靠什么來養老呢?”
史慧君告訴記者,她打工所在的企業大多不會為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而且她本人也不愿意在打工所在地購買城鎮養老保險。“之前我在一家玩具廠打工,廠里倒是很仁義,愿意為我們買養老保險,但是工人個人也必須繳納一部分,我自己每個月要繳納近300元呢。現在繳了,以后能拿得回來嗎?而且我也不一定總在廣東打工啊,要是我回眉山務農,交出去的保險還會還給我嗎?”
史慧君的言語中無不透露出對在打工所在地購買養老保險的擔憂,她認為還是在家鄉買新農保比較保險,“不管怎么說,以后我總歸是要回老家養老的。”史慧君說。
與史慧君不同,家住眉山丹棱縣楊場鎮金龍村的李競卻希望能通過在外打工而加入城鎮養老保險。今年22歲的李競,父母都買了新農保,他卻沒買。“我還這么年輕,買新農保要買到60歲,要買幾十年的時間,不像我父母只需買十幾年便可享受,我覺得不劃算。”
李競說,在農村收入偏低,他打算外出闖蕩,以后在城里工作企業會買保險,而且說不定不回農村了,繳的保費豈不是白繳。
像李競這樣對新農保持觀望態度的并不是個例。與李競同村的楊仕榮認為,1000元的新農保最高檔參保檔次還是太低,以后一個月才領100多元,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個月能領好幾百。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