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余建斌
2012年12月17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面、準確、深刻地了解海洋,發展壯大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生態文明
記者:建設海洋強國,當前我國應當從哪些方面著手?
劉賜貴:從我國的現實國情出發,中國特色海洋強國的內涵應該包括認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態海洋、管控海洋、和諧海洋等五個方面。
探索認知海洋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先決條件。只有全面、準確、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運動規律,才能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認知海洋,需要我們強化海洋科學研究、強化海洋專門人才的培養、強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識。
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發展壯大海洋經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海洋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們要強化規劃和區劃的引領作用,堅持陸海統籌,優化海洋開發的空間布局。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提高海洋開發利用水平。例如,推動傳統海洋產業改造升級,著力突破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海水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
美麗中國離不開美麗海洋,海洋生態文明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提出要堅持“五個用海”的總體要求,即:堅持規劃用海,堅持集約用海,堅持生態用海,堅持科技用海,堅持依法用海。
綜合管控海洋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保障,和諧海洋是我們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記者:當前,海洋權益維護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管控海洋在建設海洋強國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劉賜貴:當前,世界沿海國家都紛紛制定或調整海洋發展戰略,加快海上力量建設并采取一系列先發制人的行動,加強對海洋的有效控制和對他國的戰略鉗制。有的大國憑借其海上優勢,實施戰略圍堵。全球范圍的“藍色圈地”運動影響著我國未來的生存發展空間。
綜合管控海洋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保障。除了要有與本國國情相適應的海上防衛力量外,還應形成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中央與地方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協調的管控格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要完善海洋法律法規,要強化海洋綜合管理,要提高海洋維權執法能力。
我認為,我們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海洋行政管理體制和海上執法體制建設,統籌對內行政執法和對外維權執法,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組織機構保障。
在提高海洋維權執法能力方面,我們要強化對我國管轄海域的定期維權巡航執法,完善海監、軍方、外交三位一體的海上維權執法協調配合機制;穩步推進西沙、中沙、南沙等重點島礁的建設;保障海上通道航行安全,為維護和拓展我國海外利益提供安全保障;深入開展海洋維權法理和對策研究;不斷提升維權執法基地和執法裝備的現代化水平,繼續推進極地破冰船、大洋科考船和海監船的建造。
實際上,海洋強國的其中一個內涵——“和諧海洋”,毫無疑問是我們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雖然我國維護海洋權益的任務十分艱巨,但我們將持續致力于讓海洋成為沿海國家的合作之海、友誼之海。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