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鵬程
2013年01月29日07: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改進作風,是從源頭反腐
潰堤蟻穴,氣泄針芒。作風建設與反腐倡廉密切相關。反腐敗,制度建設對應的是法治視角,追求的是客觀條件,而作風建設對應的則是人格視角,強調的是主觀要求。
“不怕領導有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領導干部的腐敗都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許多貪腐官員落網后,都會憶起第一次吃請和第一次收禮時的不自然,后悔從吃拿卡要的小事開始,一步一步腐化墮落。
就此而言,中央推進改進作風,體現的正是反腐源頭意識。不良作風是一種“亞健康”,有些是腐敗的直接誘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廉潔從政等這些優良作風,是與腐敗天然絕緣的屏障。
據報道,中紀委已經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八項規定貫徹落實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制定監督檢查辦法和紀律處分規定。黨員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不僅可以形成“治未病”的反腐效應,而且將給全社會帶來一種政治導向和示范效應。
“打掉隔開黨和人民的無形之墻”,需要墻兩邊的力量形成合力。黨員干部發力,人民群眾給力,像習近平強調的那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我們就能以作風正黨風、以黨風贏民心,在從嚴治黨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增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更多相關評論: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