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導活動

    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 忠誠擔當 攻堅克難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駱惠寧在中國共產黨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016年10月31日)

    2016年11月07日11:07    來源:山西日報

    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山西省第十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這次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忠誠擔當,改革創新,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實現振興崛起,開創我省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努力奮斗。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確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在全黨的核心地位,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的道路上邁上了新征程、開創了新時代。重大成就的取得,從根本上講,是有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核心為我們掌舵。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擁戴核心,在政治上維護核心,在行動上緊跟核心,堅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

    山西正處于重要歷史關頭,面臨的挑戰和考驗前所未有。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肩負著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重大責任,肩負著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任務,肩負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使命。面對時代發展的召喚,面對全省人民的期盼,我們要堅定信念、迎難而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山西堅持和拓展好。

    一、過去五年工作和重要啟示

    省十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很不尋常的五年。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團結帶領全省干部群眾,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推動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山西貫徹落實。2014年9月,黨中央對省委領導班子進行改組性質的重大調整。調整后的省委認真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提出并實施“五句話”總體思路,推進“六權治本”,確立“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力促弊革風清,力行發展為民,不斷激發干事創業積極性,推動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向著“鞏固、深化、提高”方向邁進,推動經濟發展朝著“穩步向好、轉型升級、振興崛起”方向邁進,全省保持了政治穩定、大局穩定,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進步。

    經濟在克服困難中前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穩增長、調結構、增動力,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情況下,大幅推進煤炭減產量、堅決去產能,促進全國煤炭市場發生積極變化,實現全省經濟穩步向好。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科技進步綜合指數上升。立體化交通體系加快形成,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越是經濟困難越關注民生。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22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教育事業協調推進,高校新區建成使用。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平安山西建設深入推進,煤礦安全生產控制性指標居全國先進水平。

    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強化環境保護責任制,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扎實推進,節能降耗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采空區、沉陷區、水土流失區修復治理力度加大。森林覆蓋率明顯提升。

    民主法治建設進一步加強。完善地方性法規立改廢機制,加強和改進人大監督工作,落實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加強政協協商,健全協商民主制度。法治山西建設扎實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果。

    文化強省建設邁出新步伐。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得到弘揚,一批文藝精品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宣傳思想工作進一步加強。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結束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成功舉辦中博會、能博會、太原論壇等會展和招商引資活動。

    汲取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沉痛教訓,推動從嚴管黨治黨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加大正風反腐力度,形成“三個高壓態勢”,健全巡視巡察制度,扭轉腐敗多發蔓延被動局面,匡正選人用人導向,風清氣正環境初步形成。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市縣鄉換屆圓滿成功,煥發出奮發進取新氣象。

    五年來的成績,是黨中央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積極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山西省第十屆委員會,向奮戰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共產黨員和干部群眾,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駐晉單位,向駐晉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山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主要是:經濟總量性尤其是結構性問題突出,創新能力不強,新舊動能轉換緩慢;生態建設任務艱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貧困面仍然較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一些領域改革滯后,發展環境有待改善;一些領域存在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法治建設有待加強;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地方和單位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到位,一些干部擔當意識、奮斗精神、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些有的是長期積累的,有的是新產生的,有的相互影響著。對所有問題我們都要正視,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回首過去五年,成績來之不易、教訓極其沉痛、啟示尤為深刻。全省各級黨組織在關鍵時刻經住了考驗,廣大黨員干部在重要關頭經受了鍛煉,對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形成了高度共識。

    山西一段時間發生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政治生態出了問題,根本原因是省委沒有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調整后的省委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格執行黨規黨紀,黨的建設呈現新氣象。清除了腐敗分子,凈化了政治生態,全省黨員干部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有了新增強,全省人民的精氣神有了新提升,全省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正反兩方面經驗警示我們,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必須把嚴的要求貫穿管黨治黨全過程,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問題作堅決斗爭。我們必須更好擔當起管黨治黨責任,堅持重在建設、立破并舉,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內聚人心、外樹形象,更有信心、更有激情、更有力量地把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山西一段時間經濟遭遇斷崖式下滑,固然有國內外大環境的影響,但我省經濟結構不合理是主要原因。歷屆省委、省政府在推進經濟轉型上進行了艱辛探索,取得積極進展,但受多種因素制約,經濟結構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全省上下經歷了結構失衡、市場劇變帶來的切膚之痛,對轉型發展有了更深切認識,推進轉型的緊迫感明顯增強。當前煤炭市場有所回暖,無論煤價如何變化,決不能動搖轉型的決心,必須徹底丟掉再現煤炭十年黃金期的幻想,緊緊抓住市場倒逼的歷史機遇,堅定不移走上轉型之路。只要我們準確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大趨勢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充分激發全省干部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就一定能在轉型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山西經濟浴火重生、再振雄風。

    實踐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山西黨的建設和重大工作的決策要求是完全正確的,黨中央在山西關鍵時刻作出的戰略決策,為我們辦好山西的事情提供了根本保證。只要我們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以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奪取新勝利!

    二、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引的方向,開辟治晉理政新境界

    奮進時代呼喚偉大的理論,壯闊事業需要科學的指引。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深刻揭示了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變化的方向,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們要把學好用好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作為政治責任和歷史擔當,持續跟進學習,持續深化理解,準確把握系列重要講話的科學體系、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立場觀點方法,切實增強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我們要注重學以致用,著力解決問題,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效,豐富和發展治晉理政思路,讓黨員干部群眾從實際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系列重要講話的真理力量。我們要在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中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積極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把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山西進行好。

    深刻領會系列重要講話關于治國理政的奮斗目標,在實現中國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加快山西步伐。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充分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里程碑。山西是欠發達省份,面臨小康決勝期、脫貧攻堅期、轉型關鍵期、發展爬坡期、形象改善期“五期疊加”,在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歷史進程中要不甘人后、加速前行。我們要按照中央對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差距補短板,加大創新驅動力度,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普遍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總體改善生態環境,不斷完善各方面制度體系,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歷史進程中譜寫我省精彩篇章。

    深刻領會系列重要講話關于新發展理念的重大思想,在推動轉型升級中走出山西路徑。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形勢提出的治本之策,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山西要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關鍵取決于新發展理念能不能落地生根。從歷史上看,我省經濟在全國位次相對靠前的時期,也是對煤炭依賴相對較小的時期,隨著一煤獨大的形成,結構性矛盾突出,雖曾有過高速增長期,卻難以持續,甚而在全國位次后移。資源型經濟如何轉型發展是世界性難題,是當前我國不少省份面臨的問題,更是我省一道繞不開的坎。山西經濟發展到今天,正處于一個重大歷史拐點,到了發展動力深度轉換、經濟結構全面升級的新階段,無論是煤炭產業還是整體經濟都需要在轉型創新中煥發新的活力。這個歷史使命我們一定要擔起來。山西經濟轉型已走了一段路,還要走很長的路,最緊要的是進一步把方向搞對頭,進一步把轉型發展的基礎打好。要保持定力、持續用力,堅決跳出以往“市場好時無暇調整、市場差時無力調整”的怪圈,徹底擺脫對煤炭的過度依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促進轉型發展的支撐條件和大環境,實現主動轉型、創新轉型、深度轉型、全面轉型,走出一條資源型省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新路,以局部的探索實踐創造可借鑒可復制的發展模式。

    深刻領會系列重要講話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彰顯山西氣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今天發展和改革高度融合,發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深化才能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山西轉型任務重,改革任務更重;發展相對滯后,但改革決不能落后。全省上下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氣,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不斷提高改革能力,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以改革來破解發展難題,在改革開放中轉觀念、增本領、樹新風、立形象,力求綜改試驗、行政審批、國企國資、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領域改革走在前列,依靠攻城拔寨的改革闖出發展路子。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要把法治山西建設擺到治晉理政全局來推進,確保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逐步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刻領會系列重要講話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在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中交上山西答卷。我們黨要經受住“四大考驗”,戰勝“四種危險”,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山西面臨的“考試”難度大、任務重。我們要痛定思痛、以往鑒來,著眼大局、立足實際,保持“趕考”姿態、堅定“考好”決心,把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的各種“考試”考好。我們要在前兩年打下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確立“鞏固、深化、提高”的方針,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在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廣大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忠誠干凈擔當成為思想和行動自覺;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趨于完備,相關配套政策法規逐步健全;管黨治黨責任層層落實,進一步實現由寬松軟走向嚴緊硬;廣大干部從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造成的陰影中徹底走出來,煥發出嶄新的精氣神,整體素質和干事創業能力明顯提升;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根本好轉,政治生態全面優化,美好形象得以確立。

    深刻領會系列重要講話所貫穿的強烈歷史使命感,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體現山西擔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需要一代又一代接續奮斗。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展現的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勇作為、敢擔當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山西面臨的各方面任務十分繁重艱巨,越是困難多的時候,越考驗我們的黨性和意志。我們要直面山西前進中的重大問題,從系列重要講話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牢固樹立憂患意識和進取意識,站穩政治立場,堅定信仰追求,飽含為民情懷,弘揚務實作風,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實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以擔當品格和拼搏精神,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山西堅持和拓展好。

    全省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握時代大勢,回應實踐要求,認真落實“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統一思想行動,凝聚奮進力量,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經濟轉型升級取得顯著進展,確保良好政治生態全面有效構建,不斷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實現振興崛起。

    通過全省的共同努力,要塑造和展示山西文化璀璨、人才輩出的人文形象,創新驅動、結構優化的轉型形象,充滿活力、合作包容的開放形象,表里山河、生態美好的壯麗形象,以廉為榮、艱苦創業的清明形象,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安康形象。

    通過全省的共同努力,今后五年,將我省打造成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現代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和信息產業基地,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世界煤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高地,綜合競爭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奮斗,使山西整體發展水平在我國中西部地區位次前移,在全國大局中發揮重要影響。我們要有這個信心,更應該有這個志氣!

    三、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深化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牽引經濟轉型升級

    抓經濟發展,必須明大勢、掌大勢、順勢而為。我們要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經濟發展全局,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把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抓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為中心,全力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和增長方式發生重大轉變。

    (一)站在時代高度開創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新局面。深化轉型綜改試驗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山西的重大使命,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是山西的二次創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賦予了轉型綜改試驗區新的內涵,在新的形勢下,其戰略地位和對全省的牽引作用進一步提升。我們要用解放思想打開轉型綜改試驗新天地,用先行先試擦亮轉型綜改試驗這個金字招牌,堅決克服創新發展意識不強、能力不足、作風不硬等障礙。我們要爭取國家支持、用好省內事權、對標發達地區、鼓勵基層探索,圍繞轉型發展提供制度供給和政策動力,營造活力充沛的轉型生態,全面激發各類企業特別是資源型企業轉型發展積極性,吸引更多先進生產要素向我省新興產業集聚。我們要用啃硬骨頭的精神,破解資源型地區創新發展難題、結構性矛盾突出地區協調發展難題、生態脆弱地區綠色發展難題、內陸地區開放發展難題、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難題,完成轉型綜改試驗區各項任務,加快實現能源產業向綠色低碳轉變、產業結構向多元化中高端轉變、發展動能向創新驅動轉變、發展形態向園區化循環化轉變、城鄉統籌向一體化轉變、經濟增長向平穩健康可持續轉變,使我省在未來經濟發展中贏得主動。建設轉型綜改試驗區是十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要把準方向、扎實推進,只爭朝夕、久久為功,在三晉大地成就這一宏偉大業!

    (二)構建多元化中高端現代產業體系。要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首要任務,著力實施“六大工程”,構建具有鮮明省情特點的支撐多元、布局合理、鏈條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在全國產業格局中重塑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必須千方百計搶占的制高點。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手機等為重點,加快發展信息產業,培育數字經濟,建設智慧山西,實現“一化”促“四化”。依托獨特資源電源條件,做大做強鋁鎂合金、半導體材料,加快石墨烯、碳纖維等前沿新材料產業化。以清潔生產、低碳技術為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強前瞻布局,以市場換項目,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整合現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做大生物醫藥產業。現代煤化工要發揮專業團隊優勢,跨企業聯合發展,盡快走出一條與石油基不同的差異化、高端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煤基化工發展路子。實施能源產業創新工程。順應能源革命要求,堅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形成多輪驅動、低碳綠色的綜合能源體系,以能源結構優化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推進煤炭去產能,提高先進產能占比和綜合經濟效益。加快三個千萬千瓦級外送電基地建設。穩步提升煤層氣抽采利用水平。擴大風電、光伏裝機規模,推進大型水電項目建設,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實施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工程。緊盯同行業最高水平,持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淘汰低端、提升中端、發展高端。下大力氣推動“山西智造”,實施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明顯提升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焦化產業加快實現“以焦為主”向“以化為主”轉變,提高產品附加值。鋼鐵、鋁等冶金產業推進精深加工。發揮軍工企業技術優勢,提高軍民協同創新能力,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因地制宜發展輕工業,逐步解決輕重工業比例嚴重失衡問題。實施現代服務業發展工程。深入挖掘“地上”資源,高起點大手筆謀劃文化旅游產業,在創新體制機制、重大項目開發上實現新突破,使文化旅游產業成為轉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加快構建立體式現代物流產業格局。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發揮金融業作為關鍵性、基礎性產業的作用,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養老服務業與健康、休閑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消費向智能、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以消費升級帶動服務業快速增長。實施特色現代農業增效工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重點發展雜糧、草食畜、鮮干果、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以開發功能食品為重點,擴大農產品精深加工規模,建設全國小雜糧產地交易市場,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培育職業農民,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制機制,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提升“晉”字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實施“雙創”孵化新產業新業態工程。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在推動“雙創”上不斷推出新政策新舉措,大力營造市場化、社會化“雙創”氛圍,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雙創”基地,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持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產業新業態。

    推進“六大工程”,要善于從煤以外尋找戰略支撐點,多做新動能新產業的文章。要運用大數據分析研究產業發展方向,挖掘市場需求這個最稀缺的資源,注意從我省巨量外流需求中尋找發力點,激發社會投資熱情,外引內聯謀劃轉型項目。要通過“接鏈補環”推動傳統產業循環發展,依托園區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實現企業成本和環境代價最優化。只要我們持續推進“六大工程”,就一定能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傳統產業再造新優勢,部分產業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山西在全國產業版圖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為振興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三)用創新驅動培育新的動力源泉。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建設具有山西特色的創新體系。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以創新為導向的要素配置模式,彰顯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核心地位,發揮科技創新對轉型綜改試驗區的引領作用。立足我省產業轉型方向部署科技創新鏈,設立新動能培育專項資金,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力爭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層氣勘探開發、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信息產業等方面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催生產業變革。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通道,建設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立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式,完善首臺(套)政策。推動現代科技與現代金融深度融合,鼓勵發展創投引導基金,確保新技術能變成好項目,能得到大資本。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標準質量建設。強化企業在創新決策、投入、轉化中的主體地位,深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體制機制改革,激活各類創新要素。加快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打造帶動全省的創新高地。山西人杰地靈、富有創新傳統,一定能在崇尚創新、勇于創新中跟上時代進步潮流!

    (四)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轉型升級的根本途徑。堅決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任務,把改造提升傳統動能與培育新動能結合起來,增強我省供給體系對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在全面推進經濟領域各項改革的同時,抓住多年想改但進展不快的難點問題,抓住對全省有牽引作用的重要事項,下大決心推動重大改革破題。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增強發展動力。針對部分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高、股權高度集中等問題,進行資產全面評估,推進股權結構改革,新增和置換的國有資金資本主要用于支持轉型發展。針對企業治理不規范、機構臃腫、負擔沉重問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解決企業辦社會問題,促進國有企業輕裝上陣。針對布局不合理、專業化不強等問題,盡快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穩步推進國有企業整合,實施專業化重組、板塊化經營。針對行政色彩突出等問題,推動國有企業實現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面向國內外招聘高級管理人才。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更好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要創新開發區體制機制,拓展轉型載體。我省各類開發區塊頭不大、活力不強、引領不足,必須盡快扭轉這一局面。按照“整合改制擴區調規”的思路,加快提升存量、優化增量、做大總量,實現開發區發展戰略新突破。對照省外先進開發區補差距,引進復制自貿區成功做法,提高開發區運營發展水平,充分發揮其改革開放窗口作用、轉型升級示范作用。要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優化市場環境。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在政務服務、政策支持、辦事效率等方面勇創一流,開展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試點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廣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機關干部入企服務常態化,提高服務市場主體的能力。

    (五)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我省工礦型城鎮特征明顯,“三農”底子較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縣域經濟活力不足。要牢固樹立協調發展理念,完善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更加注重提高城鎮規劃建設水平。圍繞“一核一圈三群”總體布局,進一步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著力解決“一市一區”和“礦區郊區”等問題,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鎮。堅持規劃先行、多規合一,堅持建設管理并重,挖掘三晉文脈、依托山水景觀、融入現代元素,努力打造一批人文城市、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加快資源型城鎮特別是資源枯竭型城鎮轉型,協調礦城發展,推進產城融合。更加注重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有序落戶城鎮,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使農業轉移人口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城鎮承載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更加注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完善“鐵公機”,重點抓好“岸港網”建設。完善城市綜合交通網絡、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海綿城市。推進路水電氣網等向農村延伸,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更加注重縣域經濟和農村改革發展。縣域活則山西活,縣域強則山西強。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結合易地扶貧搬遷、生態建設等優化鄉村布局。加強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公共服務。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培育龍頭企業,推動縣域一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吸納農業轉移人口就業創業。

    (六)打造全方位多領域對內對外開放格局。山西發展不足,很大程度上是開放不足,必須大力提高全社會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開放意識、開放素質和開放能力。要樹立全球視野,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協同,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把山西經濟納入國際國內市場大循環。依托我省優勢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帶動全省形成東融南承西聯北拓的開放格局。深度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區,對接長江經濟帶、珠三角經濟區;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蒙晉冀長城金三角建設,加強與沿黃經濟協作區、中原經濟區的合作。積極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強友城建設,持續開展山西品牌絲路行等活動。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系統定向招商引資,培育外向型骨干企業,擴大優勢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鼓勵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等進口,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切實做好外事、僑務、港澳、對臺等工作。

    山西民營經濟創造了非凡業績,作出重大貢獻,也面臨不少困難。山西轉型升級的過程必然是民營經濟大發展的過程,要倍加重視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按照“親”“清”原則,打造新型政商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多辦排憂解難的實事,幫助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引導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實施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歷史上晉商曾開辟萬里茶路,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明清五百年,當代也一定會涌現更多誠實守信、開拓進取的新晉商,在對外開放、振興崛起中再創輝煌!

    下一頁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各地黨代會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爽|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岛国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中国毛片在线观看| 色135综合网| 欧美黑人换爱交换乱理伦片|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全彩里番acg海贼王同人本子| 8050电影网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大片毛片| 麻豆国内精品欧美在线| 大学生一级毛片高清版|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干|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老司机精品久久| 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碰天天弄|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欧美黄色一级视频| 成年福利片120秒体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美国式禁忌矿桥矿网第11集|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欧美一级特黄啪啪片免费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最好看的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91香蕉视频导航|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