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寶清縣殯儀館里哀樂低回,一個簡易的靈棚前,2000多人自發前來向寶清縣政協原副主席兼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于海河的遺體告別。他們大多是縣里各村的農民,有的已守靈3天,有的剛得知消息,天不亮就從百里之外趕了過來。很多人一看到遺體就跪倒在地失聲痛哭……
3天前,于海河因帶病堅持工作致闌尾炎惡化,引發敗血癥,搶救無效逝世。噩耗不脛而走,悲痛傾瀉而來,惋惜之聲四處回蕩——“我們又失去了一名好干部!”
“我一定要來瞅他最后一眼,要不我愧得慌”
前來哀悼的人群中,有一名黝黑精壯的中年漢子,臉上也掛滿了淚水。他叫婁振貴,是朝陽鄉朝陽村農民、寶清縣綠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我一定要來瞅他最后一眼,要不我愧得慌。”婁振貴對記者說。
2012年,朝陽鄉農民成立了綠鑫水稻專業合作社。這是個新生事物,剛剛成立的合作社,“很難,大棚什么的都得自己籌備”。婁振貴來到農業局,忐忑不安地敲開了局長辦公室的門。
婁振貴沒想到,于海河是那樣平易近人,話語樸實而貼心。“于局長幫我們協調涵管、申請項目補貼,盡量讓我們少花錢。僅大棚這一項就省了82萬元哪!”婁振貴說。
合作社當年就取得了大豐收,卻不巧趕上秋澇,幾百噸糧食無處晾曬,眼看就要發霉變質了。心急如焚的農民再次找到了于海河。于海河二話不說,積極幫助聯系糧庫和晾曬場,幫他們將糧食免費儲存在朝陽鄉糧庫。
后來,于海河又幫助他們申請到了育秧大棚、催芽車間項目,讓整個朝陽鄉的稻農都實現了大棚催芽,畝增產8%~10%,種植規模也從1500畝地發展到現在的4500畝,年經濟效益達520萬元。
相關專題 |
· 于海河:你是人間四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