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爭議書記雷正西和他身后“神木神話”
支持民間融資
雷正西的言行,表現了對民間融資的支持。“沒人再關心合不合法,因為縣長都支持。”參與集資的王立國說
從公開資料看,教育醫療之外,民間融資問題也是雷正西關注的重頭之一。
2008年11月,在搜狐主辦的“能源與金融世界論壇”上,時任神木縣長雷正西發表《以創新精神為縣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的演講。
“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加快激活民間資本,是解決廣大中小企業和創業者融資難題的具體實踐。通過加快組建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激活沉淀資本。利用好神木民間多達165億元的居民儲蓄存款。”雷正西的講話,被認為是支持民間融資的表態。
當時,神木的民間集資正“風生水起”。
煤炭帶來的巨大收益,讓神木人手上的“閑錢”多了起來。另一方面,一些大膽的投資者,亦急需更多資本。地下錢莊,也就應運而生。
調查顯示,2000年前后,一些小規模的地下錢莊已在神木出現。
隨著煤炭經濟發展,民間集資借貸逐漸走向“全民”化。人們以高息吸納民間資本,炒作煤礦、房產、黃金等暴利行業。在煤炭價格上揚時,吸納的財富急劇膨脹,利益均沾,很多人成為富翁。
神木鎮農民王立國(化名)2007年時放棄了賣山貨的生意,在村里成立了一家典當行,當起小信貸公司老板。他以1分的利息吸納村民的資金,再以1.5分的利息貸給大的信貸公司或者煤礦老板。
彼時,王立國的信貸公司沒名字,更不敢在工商局備案。
依然是2008年那次論壇,雷正西還談到,探索農村宅基地、林權、土地使用權等抵押方法,鼓勵農村小額貸款與小額保險的聯動機制。
雷正西的“表態”,也使得王立國們的典當行,從地下走向臺面。
2008年12月25日,雷正西出席“神木縣惠民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剪彩。這被認為是政府對民間融資的公開支持。
到民間集資鼎盛的2011年,保守估計當地地下錢莊有上千家。“有些人在賓館租個房間,找兩三個人就可以出去找錢了。一些正規注冊的文化公司、商貿公司,也開始做借貸生意。”王立國說。
數年時間,利息從1分漲到2.5分,2012年時還達到3.3分,當時的銀行存款月利率約3厘。
高額利息的誘惑,讓李明亮拿出近500萬元,投入到地下典當行,“每天只要一睜眼,四五千塊錢的利息就到手了”。
在經濟形勢良好的前提下,民間借貸者們也維持著良好信譽。每三個月,參與集資的老百姓都會獲得高額回報。
“沒有人再關心合不合法了,因為縣長都支持。”王立國說,“政府支持,利息高又沒虧過,如果有錢不集資,會被罵傻子。沒有人再考慮風險了。”
“最美縣城”一夜“崩盤”
“點燈工程”等系列項目,讓神木人指責為揮霍。民間集資出現問題后,雷正西成為矛頭所指
雷正西成為縣委書記后,也著手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2012年12月19日,陜西日報曾報道他治下的神木,“全力建設‘陜西最美縣城’”。
“點燈工程”是其中項目之一。在神木,每晚8點開始,縣城的東山和西面二郎山,整個山體會閃爍一夜,不計其數的景觀燈掛滿山面。
公開資料顯示,近三年時間,神木政府還先后投資40多億元,用于新建和改造了22條主干道路等。
神木人認為雷正西揮霍浪費。甚至編順口溜嘲諷他的“面子工程”,“東西兩山點燈燈,濱河路上貼板板,東興大街剝皮皮,高速路口掛人人,大街小巷換牌牌。”
李明亮解釋,濱河路上所有建筑外墻都掛上了石材,原本完好的東興街、新村大道被毀重修,高速路口立了數個楊家將雕塑,大街小巷的店鋪牌匾被統一更換。
不過,這些風光,隨著煤炭價格走低而變化。2012年,煤炭價格由最高時每噸800元回落到300多元。神木經濟受到沖擊。
神木縣財政局“2013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顯示,上半年,神木地方財政收入24.1億元,下降23.8%,完成全年任務60.5億元的39.8%。
經濟下行,也讓民間集資的金字塔開始崩塌。投資失利的借貸者,開始從東家借錢還西家利息。到2012年12月“張孝昌案”發生,暴富的神木人一夜間陷入糾纏不清的三角債中。
此前,神木人張孝昌以2.5分至3.3分的高息集資借貸,用以炒作黃金和礦產。涉案金額達101億,涉貸人員1380人,涉貸公司56家。最終,價格的跌落讓張孝昌破產,并被拘捕。
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諸多神木富翁變為負債者。
神木人相信,政府也沒錢了。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免費醫療、免費教育會被取消的消息開始流傳。
今年7月12日,神木部分民眾在QQ群、貼吧、手機短信上看到或收到信息:“神木經濟一落千丈,神木人民人人要賬,三角債務你拖我拖,現任領導要跑,神木不得解放,定于15日上午10時在廣場集會。”
三天后,神木民眾聚集廣場,要“打倒雷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