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波
2013年07月29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但是,近年成立的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南美洲國家聯盟、拉共體等拉美地區一體化組織,具有與美國分庭抗禮的政治影響,拉美國家以團結尋求更大的外交力量,抵制美國的控制、干涉。
目前,美國與拉美左派國家的關系仍未改善,美國沒有在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三國派駐大使。這三個國家,也是拉美地區反美思想的代表。這次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提出愿意向斯諾登提供避難,也符合國內的反美政治情緒。
鑒于影響力下降、經濟實力衰退和戰略調整需要,美國不會激化與拉美的政治矛盾。拉美近十多年來的新變化迫使美國接受拉美的新現實。例如,拉美左派的興起、巴西的正在崛起、拉美的多元化外交等等。美國對拉美的政治態度由此轉向了接受、容忍,期望以此改善與拉美的政治關系。但在涉及美國重大利益的事務上,美國仍舊會延續對拉美高壓、強勢的政治姿態。因斯諾登事件,美國向厄瓜多爾的強力施壓就是例證。
拉美經濟多元化并向亞太傾斜
從經貿關系看,美國依然是多數拉美國家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國和外國投資來源地。
據美國官方最新數據,2013年1至5月,美國對中、南美洲的貨物出口745.25億美元,進口668.86億美元,美國貿易順差76.39億美元。2006至2012年,美國對中、南美洲的貨物貿易由赤字轉為貿易盈余,2006年美國的赤字額為452.96億美元,2011年,美國已實現貿易盈余114.07億美元。美國對拉美主要出口機械設備、電子產品、汽車和成品油,從拉美進口礦產品、原油、農產品等。
美國是墨西哥、委內瑞拉等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且為多數拉美國家的貿易順差的來源國。2013年1至5月,美國對墨西哥貨物出口927.31億美元,進口1155.83億美元,墨西哥實現貿易順差228.51億美元;美國對委內瑞拉貨物出口59.85億美元,進口134.08億美元,委內瑞拉實現貿易順差74.23億美元。2012年,巴西、阿根廷對美國貿易實現順差116.83億美元、59.18億美元; 2012年,美國成為巴西、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多個中美洲國家的第一大外國投資來源國。據聯合國拉美經委會數據,2012年美國對巴西、墨西哥、智利的直接投資流量分別高達135.1億美元、74億美元和43.8億美元。
不過,在經貿關系方面,美國與拉美也存在競爭性的一面,摩擦不斷。巴西和美國都是全球乙醇的重要出口大國,美國在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出口方面與巴西、阿根廷也存在競爭關系。拉美國家對美國在農產品上的補貼、關稅政策不滿,巴西與美國的經貿摩擦阻礙了兩國在貿易、投資等領域的深入合作。美國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招致了巴西等國的批評。
盡管美國已與墨西哥、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11個拉美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但拉美的地緣經濟走向已呈多元化,特別是向亞太地區傾斜,看重與中國、印度等國發展經貿合作的潛力。
美國對拉美控制力下降難以避免
當前美拉關系仍處于調整期,美國外交重點轉向拉美的太平洋沿岸國家,如墨西哥、哥斯達黎加、巴拿馬、秘魯、哥倫比亞和智利,并大力改善與巴西的關系。在美國重返亞太的大背景下,美國的拉美政策與亞太戰略不再被分割開來。拉美太平洋沿岸國家多數屬于右派和中左派,外交較為務實,在政治上不會抵制美國或反美。
從奧巴馬政府第二任期的政策取向看,美國的拉美政策以“求穩”為主。美國并未忽視拉美,只不過拉美不是戰略重點。拉美調整對美政策也是適應本國、地區,乃至國際格局變化的需要,以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
最后,美拉關系面臨著新的國際環境,美國對拉美的控制力、影響力下降將難以避免。拉美屬于新興經濟體和新興政治力量較為密集的地區,拉美國家在探索本國發展道路、地區一體化模式以及積極參與國際治理變革等方面,都能對國際格局變化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拉美外交的獨立性、自主性增加,更加重視對外經貿關系的多元化。區外大國也在積極發展與拉美的關系,就經貿關系而言,美國也不得不接納其他大國進入拉美,這也符合拉美的經濟利益需要。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29日 23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