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進一步做好財政新聞宣傳工作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縱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段話明確了兩個問題,一是我國發展還有重大機會,二是內容和條件變化了。按照這個判斷,我覺得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所處的特殊歷史時期、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從國際形勢看,二十年多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各種名義針對一些主權國家發動了多次戰爭,現在又對敘利亞和伊朗虎視眈眈。當今世界霸權主義橫行,局部動蕩頻發,國際和地區熱點此起彼伏。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美日歐盟極端自私的貨幣量化寬松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進一步損害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復蘇步伐緩慢。像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大國和平崛起,逐漸強大,帶給西方一定的危機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的發展必然會觸及到他們確定的世界利益格局,打心眼里不愿接受這個現實,忽悠和拉攏我周邊國家構筑所謂聯合遏制中國的包圍圈,對我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圍堵和遏制進一步加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彼此之間的斗爭將是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日益險惡。這種被一些學者稱之為“巨人成長的煩惱”、“孤獨的大國”的狀況,將伴隨著我國和平發展長期存在。
從國內形勢看,中國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偉大變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使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GDP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腐敗問題、分配不公、基礎薄弱、道德失范,在社保、醫療、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社會安全、司法公正等關系到百姓切身利益亟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我國的發展機遇與各種挑戰前所未有。
胡錦濤同志所做的報告,精辟分析了當前我國面臨的新形勢,科學闡述了事關黨和國家全局的若干重大問題,明確了我們黨將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提出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和時間安排,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報告中規劃到2020年GDP和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的宏偉目標,以及完善社保、教育、醫療、住房制度,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等等,都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不僅是國家大事,也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事。
從國家層面來說,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反華遏華的陰謀,我國不僅要靠經濟科技軍事實力說話,也要靠軟實力說話。在這方面,我們真得像美國乃至韓國學習,泡大白菜都能搞成優秀傳統文化。因此,提升我國文化宣傳軟實力,擴大國際影響、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競爭的戰略任務迫在眉睫。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從現實情況分析,我們任重道遠。從量的角度看,目前世界文化市場份額,美國占43%,歐盟占34%,亞太地區占19%;在亞太地區份額中,日本占10%,韓國占5%,中國和其他亞太國家只占4%。在新聞通訊方面,美聯社等西方四大通訊社壟斷了大約80%的世界新聞傳播。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這兩年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迅猛發展,電視劇、動漫產量居世界前列。我們是舉國體制,上邊一說,下邊就干,這是我們國家的優勢。但是,我國占世界文化市場份額較小的現狀,在短期內很難改變。要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因此說,我們是文化大國,但不是文化強國。當務之急,我國文化新聞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打破西方對世界大眾文化新聞傳媒的壟斷和對我國文化意識形態的圍堵,培育軟實力,巧用軟實力,主動出擊,把中國的聲音和正面形象傳遍全球,反擊對中國的妖魔化宣傳,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理解中國,最大限度地維護我國國家形象、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為我國和平發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