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4日07: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5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四川蘆山地震災區考察,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這是5月21日,習近平在蘆山縣體育館安置點一帳篷內親撫一小孩。 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習近平十分關心災區學校復課情況。下午3時12分,他來到龍門鄉隆興中心校,看到地震后迅速用板房搭建的20多間教室和辦公室,得知全校534名學生全部復課,肯定樂山軍分區援建工作抓得好。他隨后到小學五年級二班看望學生,到小學二年級一班觀看學生“六一”兒童節節目排練,向學生們提前祝賀節日,并送上書包等學習用品。習近平對學生們說,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你們是祖國的花朵、事業的希望,我們一定會把災區學校建設得更堅固、更美麗!他希望同學們把這次災難經歷作為人生的一筆珍貴財富,發揚堅強勇敢和團結友愛精神,像學校號召的那樣“感恩自奮強,鑄就成才夢”,好好學習,健康成長。
災后農民住得怎么樣?生產開展得怎么樣?在龍門鄉青龍場村集中安置點,習近平沿著通道同住在帳篷里的群眾交談。群眾告訴總書記,地震發生后,農民都及時得到救助,現在吃住都沒有問題,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帳篷住。習近平聽后說,得知你們房屋倒塌,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很大損失,我和你們一樣心痛。現在,看到你們得到比較妥善的安置,我又感到很寬慰。
走出帳篷,習近平來到附近的農田,察看玉米種植情況,詢問災后恢復生產的安排。他指出,現在正是夏種時節,一定要把農業生產抓在手上,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能種什么種什么。對喪失或缺乏勞動力的家庭,要組織人員具體幫助。要通過恢復生產,增加糧食產量和經濟收入,彌補災害造成的損失,增強重建家園的能力和信心。
不遠處,一片正在修建農民過渡安置房的工地上,軍民共同忙碌、并肩作業,總書記走過來詳細察看,詢問住進這用竹子、柳條作外墻的房屋能不能過冬。習近平說,完成重建任務需要一個過程,農民群眾自己動手修建過渡期安置房是一種好形式,應該鼓勵和支持。他希望鄉親們在過渡安置期間互幫互助、共渡難關,同時主動想辦法、出主意,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
下午4時55分,習近平來到青龍場村姜城廣場,看望參加抗震救災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代表,同他們親切握手,察看了部隊使用的專業救援裝備和器材,并發表講話。他指出,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后,你們迅速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第一線,大力發揚我軍能打仗、打勝仗的精神和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發揮了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黨和人民感謝你們!他希望人民子弟兵牢記使命,牢記我軍根本宗旨,繼續支持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他要求各級切實關心關愛官兵,搞好部隊自身安全防護,使部隊始終保持旺盛斗志和強大戰斗力。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