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6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青年力量體現中國力量
“只有每個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斗,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五四青年曾經那樣渴望又那樣為之吶喊的強國夢,在一代代年輕人的接力奮斗中逐步實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譜寫新曲,歷史地落在當代青年肩上。總書記關注在座每一個年輕人的故事,他認真傾聽……
23歲的裴先鋒的中國夢是“焊”出來的。
一身橘紅色工裝的裴先鋒,是中國石油第一建設公司第三工程處313工程隊電焊技師。通過勤奮鉆研、苦練本領,短短幾年功夫,這位90后從一個農村孩子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青年技師,2011年在世界技能大賽中奪得焊接項目銀牌,實現了這一賽事中國人獎牌零的突破。90后的小裴充滿青春的自信和朝氣:“練就國家建設需要的過硬本領,才能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是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給了我夢想成真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就能夠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習近平邊聽邊記,他對小裴說:“你通過奮發努力,成就的青春事業與黨和國家的事業、人民的事業高度契合,這樣事業的光譜就更廣闊,能量也會更強。”
米吉格的中國夢,是養羊“養”出來的。
“我向大家講一講我和村民們一起實現致富夢想的故事。”身著民族服裝的內蒙古自治區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芒來嘎查黨支部書記米吉格講起自己的故事。他曾是村里養羊大戶,后來建立養羊專業合作社,帶動群眾養羊,幫助社員增收,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近1萬元。
“總書記提出實現中國夢,我們很受鼓舞。我的夢想是,經過2到3年的努力,讓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打造自己的品牌,實現牧民增收、草場可持續發展。”有向總書記描繪夢想的機會,米吉格有點激動。
安靜地聽他講完,4年前去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習近平,禁不住關切地問:“你們那里草原遼闊,草質比較好。現在草場能實現輪休嗎?”
米吉格誠實地回答:“做不到。”
習近平沉思地說:“草原的問題還在于載畜量過度。”他叮囑米吉格既要保護好大草原,又要帶領牧民們致富,“這是很光榮的職責。”
米吉格的夢里,有了新的沉甸甸的內容。
碩士生陳晨的中國夢,是攀登珠峰“攀”出來的。
“夢想,是引領人生方向的燈塔。登頂世界高峰,探秘神奇的大自然,是我從小的夢想。”看似文弱的中國地質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陳晨,是我國首位成功登頂珠峰的在校女大學生,她還陪伴身患晚期骨癌的父親抗爭病魔,通過打工兼職掙取學習和治療費用,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她堅定地說:“有志青年,就要有責任、有擔當,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為了夢想,就要意志堅定、百折不回。”
青春,因夢想而絢麗,因奮斗而精彩。總書記聽了陳晨的發言,由衷地對她說:“我非常敬佩你。對珠穆朗瑪峰,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20歲出頭時,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到四川學習農村發展沼氣技術,辦完事后,在大雪封山時登上峨眉山,十分艱險,下山時到小飯館吃擔擔面,人家已經尊我們為英雄了。”全場聞言都笑了。總書記也笑著對小陳說:“你的強大,不僅是內心強大,專業能力也非常強大。”他祝愿陳晨在勇攀珠峰精神鼓勵下勇往直前,不斷攀上事業和人生的新高峰。
潛艇艇長華明的中國夢,是挑戰極限“練”出來的。
從最初的老式裝備到新型潛艇,從一名青年學員到潛艇艇長,92815部隊某潛艇艇長華明入伍23年,出色完成中外聯合軍演、戰備巡邏等10多項重大演練任務,航程10萬多海里,在航程、航時、航深等方面都刷新了同類潛艇近10年的紀錄。華明干凈利索的話語,盡顯軍人氣質:“作為新時期青年軍人,自己趕上了富國強軍的好時代,只有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中國夢、強軍夢,才能讓美好青春更加絢麗多彩。”
總書記接過話茬:“現在國家國力增強了,強軍步伐也有條件逐步加快。最近,我兩次上艦登艇,感覺官兵素質整體水平提高了,志向遠大、意志頑強,再一個就是物質條件大為改善。我們一方面要強體,另一方面也要勵志,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要靠每個人的夢想疊加,靠每個人的不懈奮斗。在實現夢想征途上,青年是一支生機勃勃的重要力量;在推進發展進程中,青年也擁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把自己的夢和祖國的偉大事業聯系在一起,將奮斗的平臺放在祖國偉大事業上,才能成就你們的理想。”總書記循循善誘的話語,發人深省。
青年未來就是中國未來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時間已經不知不覺臨近中午。當代青年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自強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獻的思想境界,感染著現場的人們。而總書記親切的話語和堅定的信念,也猶如清泉靜靜流淌在人們的心里,鼓舞著現場的青年代表們……
他用親身經歷,激勵青年練就過硬本領——
“我到農村插隊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我并不覺得農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現在條件這么好,大家更要把學習、把自身的本領搞好。”
他因勢利導,強調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聽完探月工程二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嫦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孫澤洲的發言,總書記問孫澤洲是哪里畢業的?孫澤洲回答“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沒有去留學嗎?”“沒有,是祖國培養的。”
“創新的制高點在科技,科技創新的希望在青年。”了解到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的航天團隊許多人才是自己培養的,總書記很有感觸。他說,我們要堅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堅持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就一定會出大師、出更多大師,這方面要有充分的自信。
預定的時間到了,總書記仍想多聽聽青年人的心聲——
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學員曾昇銓、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王場村黨支部書記胡建黨、廈門市麗行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足療技師劉麗、新疆昌吉州木壘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許曉艷、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王靈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秀杰……一位位青年爭相發言,座談會的時間一次次延長。在自己的故事中,青年們講述中國夢與自己的關系,暢談自己為實現中國夢應盡的責任。
11時30分許,在聽取11位優秀青年代表發言后,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總書記的話充滿力量——我們與中國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接近過。我們談到“兩個一百年”是有時間表的。第一個“一百年”在2021年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在2049年實現,現在的接力棒在我們手里,將來接力棒要放到你們手里。
總書記的話寄予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
總書記的話語重心長——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12時許,座談會結束了,青年們依依不舍圍擁到總書記身邊,總書記同大家一一握手道別……
“總書記對我們青年人寄予厚望,也給我們提出了要求。” 登上珠峰的陳晨說,“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也像登珠峰,雖然路途艱辛,但只要我們每個人盡心盡力、不懈奮斗,就會不斷向夢想前進,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同樣的京城,不一樣的五四,中間隔了遙遠的94年。
親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羅素曾經預言:中國必將找到一條不同于西方的古老文明走向現代的道路。
百年移易,我們開辟了一條舉世矚目的中國道路,造就了13億人民波瀾壯闊的歷史行進,鑄就了一個意氣風發的青春中國。
“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總書記的深情囑托,是對億萬青年的青春寄語。
中國有夢,青春無悔。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人民網記者盧新寧,新華社記者李斌)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 習近平活動報道專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