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問旱澇影響
雙重威脅影響不容忽視
新聞現場:遼寧省開原市種糧大戶姜洪大說,常年4月20日左右開始玉米播種,5月1日前就能播完,今年“五一”前能整地播種就不錯了。
東北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大糧倉”,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的四分之一。由于田間積雪厚、漬澇重,東北春澇地塊整地時比常年需增加1至2道作業工序。據測算,平均每畝增加費用50元左右。同時,水稻扣棚清雪成本每棟增加200元以上。黑龍江省全省118萬棟水稻育秧大棚,扣棚清雪和修復損毀大棚增加成本約5億元。
葉貞琴分析說,東北氣溫低、回暖晚,不利于旱田土壤散墑和水稻播種育秧,目前農時已延后7至10天,春耕生產面臨播期推遲和屆時搶種播種質量下降的“雙風險”。
目前,西南地區小麥即將開鐮收割,江淮地區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黃淮及華北地區冬小麥進入拔節至孕穗期,部分地區持續發展的旱情對冬小麥生長發育不利。“進入拔節孕穗期后,小麥對水分需求量增大,這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葉貞琴表示,干旱將對分蘗成穗造成影響,導致畝穗數下降,并造成小花退化,減少結實粒數。如果旱情繼續發展,還將加快植株衰老,影響千粒重。
三問政策對策
三大攻堅戰致力分類指導
新聞現場:陜西省農業部門派出9個工作督導組,深入重旱區,蹲點包片抗春旱。目前全省累計抗旱春灌570多萬畝,鎮壓化除2450萬畝(次),追肥500多萬畝。
4月15日,中央財政已下撥79億元資金支持春季農業生產,其中包括17億元冬小麥“一噴三防”(使用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等混配劑噴霧,達到防病蟲害、防干熱風、防倒伏等小麥增產技術措施)補助、8億元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和20億元糧棉油糖高產創建資金,有效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據農業部調度,2月底前各地已將中央財政預撥的種糧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全部下撥到縣,3月中旬全部撥付到農民“一卡通”賬戶,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效應。
“我們緊抓環節,區域推進,全力保持糧食生產好勢頭。”葉貞琴介紹,農業部已啟動“東北抗春澇保春播”、“西北西南抗旱促春管保春播”和“長江中下游水稻集中育秧促增產”三大攻堅戰,分類指導,分區推進。
針對西南西北地區旱情,農業部啟動農業抗旱四級應急響應,10個督導組分赴夏糧主產省區,指導各地抗災促春管。督導組指導農民開辟水源,澆灌保苗,增墑保墑,適時改種補種,做到能澆盡澆、能保盡保,應補則補、宜改則改,努力減少損失。同時,抓住近期降水的有利時機,趁雨播種,搶墑播種,確保春播面積落實。
“針對東北春澇,要科學調度農業機械,加快整地播種,加強種子調劑,確保適時播種。”葉貞琴認為,農戶當前要活雪促融散墑和秸稈清理出地,有些地方機械進不了田,需人工清理;明水田還需排水除澇;播種期推遲時間長的地方還需要更換品種,并采取人工催芽播種等辦法,要千方百計搞好春耕,為糧食豐收打下扎實基礎。(李 力 喬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