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7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
![]() |
4月23日,蘆山縣龍門鄉紅星村,受災群眾正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搭建板房。 |
![]() |
|
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科學施救,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同時要加強地震監測,切實防范次生災害。要妥善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1.應急力
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迅速啟動,第一時間打通救援綠色通道
●地震后1分鐘,中國地震局發布自動地震速報信息。
●10余分鐘,成都軍區及四川省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成立。
●18分鐘,中國地震局啟動地震應急Ⅰ級響應。
●28分鐘,公安部啟動Ⅰ級響應機制。
●1小時,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交通運輸部等救災指揮系統各相關部門全部到位。
●3小時,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國務院抗震救災Ⅰ級響應啟動。
●5小時,受黨中央和習近平委托,李克強飛赴災區察看災情,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當天,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首批救災物資運抵災區。
●當天,共有救援隊伍166支、34759人進入災區。
●當天,蘆山地震成為網絡、微博、微信最熱話題,千萬民眾持續參與互動。
2.行動力
面對艱難險阻,救援力量迎難而上,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地震后4小時,雅安到蘆山的公路打通。當晚,蘆山縣城恢復市政通電。
●20日19時,“孤島”寶興縣向外界打出第一個電話。
●20日晚,200名武警徒步進入寶興縣靈關鎮;當晚,向所有重災鄉鎮都派出了救援力量。
●21日,救援基本實現全覆蓋;當日,通往寶興的省道210線搶通,標志著通往重災區主要公路全部打通;地震災區廣播電視信號暢通。
●22日,震區通信、道路、電力基本通暢,損毀公路搶通九成,超八成停電用戶恢復供電。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