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昕 馬 龍
2013年04月26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報名前一天禁令突然解除,學生質疑學校出免責損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報名截止前一天,內蒙古科技大學卻臨時“變卦”,讓學生們措手不及。
該校在4月1日又出臺《關于2013年6月大學外語等級考試補報名的通知》稱:“由于截至目前仍有較多符合資格的學生沒有報名,因此學校決定放開對大二、大三學生報名歷年四級成績為350分以上(含350分)的限制,即所有大二、大三以及建筑學、城市規劃專業大四學生均可報名,由于報名時間只剩4月2日一天,請有意報名的同學于今晚7:00之后盡快上網報名。”
“報名截止前一天學校做出這樣的改變,導致很多同學沒看到通知或者根本來不及報名。”小王對此很憤怒,“我通過校外代報名點報名的費用退不了,白白花了許多冤枉錢。”
學校為何臨時“變卦”?同樣沒有報上名的大三學生小于猜測:“之前不讓報名,是怕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拖學校后腿,但學校又怕被人說違規操作,才想出提前一天解禁這種‘損招’,既不用承擔違規責任,很多所謂‘差生’也因為各種原因沒在本校報名,不會影響學校的整體成績。”
不過,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卻解釋:“因為我們空出了很多考位,這些學生就有了考試機會。”但當記者問到報名截止前一天更改報名條件有無考慮學生利益時,該負責人未作出正面答復。
“如果學校為了怕成績太難看、避免臉上無光,就以弄虛作假、欺騙學生的手段換取通過率的增長,是對教育之名的玷污。”有人如此評價。
作為行政評估依據,通過率綁架高校,應試思維致四六級偏離正軌
據統計,內蒙古自治區僅2012年12月報考四六級的考生就達113319人,四六級考試的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有專家表示,在教育主管部門賦予的行政權威之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往往被作為評估高校英語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依據,這樣一來,高校很難理性看待學生四六級的通過率,不惜犧牲學生利益的做法頻現大學校園。
事實上,教育部門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有過明確定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進行客觀、準確的測量,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服務”。
記者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的網站看到,該委員會將通過率和優秀率視為“評價學校外語教學的一個參考指標”,但同時提醒慎重使用這些參考指標。可是,在專家看來,高校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不免將四六級的通過率與優秀率當作評估英語教學的重要指標。“可惜,這個考試早已蛻化為驅使和管理高校的工具,目的與方向的走偏折射出各大高校的無奈。”內蒙古科技大學一位英語老師這樣說。
專家認為,以成績高低來評價英語水平,這樣的考查機制,已成為當前高校習以為常的四六級考試思維,也將教學模式異化為應試英語。“學校的做法已經讓四六級考試‘變味兒’了。”小王無奈地感慨。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