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9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政府公務宴請明顯減少
取消團拜會,增加慰問紅包
2月10日晚,農歷大年初一,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大石橋街道辦通惠社區居民黃仕俊,吃過晚飯就和妻子帶上孫子趕到小區附近的文化廣場,觀看由東坡區“心連心藝術團”送上門的春節文藝晚會。
藝術團團長衛能翔說:“這些節目多數原是為春節團拜會、茶話會準備的,如今市區都取消了團拜會、茶話會,委托我們把節目送到農村、社區、企業。”僅僅是取消團拜會、團拜宴一項,眉山市就節約資金近1000萬元。
今年春節,廣西大新縣的“春節賬單”呈現出“一減一增”:花銷上百萬元的團拜招待宴請沒了,開支30萬元的燃放煙花活動省了,而慰問離退休老干部、農村黨員困難戶、五保戶等的“紅包”支出卻由去年的200萬元增到300萬元。大新縣委書記藍曉說,經濟強了,也要反對鋪張浪費。這一增一減,目的就是要倡導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的理念。
在昆明,據黨政接待部門反映,今年春節假期與去年同期相比,昆明市及各區縣公務接待批次減少了32%,接待人次減少了57%。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各大飯店接連遭遇退訂潮。一些機關和國企取消了節日期間的公務宴請。
中國烹飪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春節前天津餐飲企業承接的公務宴請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大約下降30%,消費標準也只有以往的一半。
酒桌上吃喝的時間少了,不少地方的機關干部用省下來的時間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河北省灤南縣開展問需于民調查,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整理出有價值的建議260多條。這些建議,都會寫進縣委全委會的報告。
制度圍堵浪費源頭
多地禁令嚴控公款吃喝
“嚴禁利用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慶日,用公款相互走訪和宴請送禮……”2月7日,陜西省西安市紀委出臺《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嚴禁公款吃喝的規定》,用“十條禁令”狠剎公款吃喝。不少干部都感慨,這是“動了真格”。西安市要求,對違反規定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單位,要追究主要領導黨政紀責任。
湖北省武漢市出臺11條“禁止”、29條“不準”,制止奢侈浪費;廣東省惠州市紀委細化措施,嚴控慶典、表彰、聯歡、宴請等活動;河南省信陽市委、市政府在春節期間對市區及周邊大賓館、酒店進行了暗訪和突擊檢查,嚴查超標準接待、單位互請、公開私請,并對3起公款吃喝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罰。
“今年春節前后,從餐飲場所反饋的情況看來,公款吃喝、大吃大喝的不良現象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雖然談不上徹底杜絕,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要求還是收到了明顯的成效。”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石英說。
同時,也不可否認,不少干部群眾都存在一種擔心,那就是大吃大喝現象多年來屢禁不止,有關規定會不會成為“一陣風”?
石英建議,要在制度設計、制度建設上徹底堵住公款消費的源頭。首先要從財政預算上“堵漏”,使公款消費成為“無源之水”;其次要加強政府部門的審計監督,加強發票等方面的管理;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健全監督機制,要在上級部門、紀檢部門牽頭下,充分發動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多管齊下,讓不良現象暴露在陽光之下。
(綜合記者姜峰、王明峰、戴嵐、劉泰山、李剛、謝振華、胡洪江、付文、田豐和新華社報道)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