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出身 奮斗成才
今年兩會期間,張高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本身就是個苦孩子,我的責任是恪盡職守做好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全心全意服務!庇芯W友評論說,官員記著自己是“苦孩子”,就是記著百姓的艱苦,就是沒有忘記自己是百姓中的一員。
1946年11月,張高麗出生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福建晉江東石潘徑村。他的祖輩都是當地貧苦的農民。他的親兄長現在還在農村,還是農民。
張高麗曾用詩歌描述家鄉:“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那是我可愛的家鄉,綠色田野,銀白浪花,家鄉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美麗的圖畫;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那是我可愛的家鄉,稻谷花香,魚兒滿倉,鄉親是勤勞的人民,勤勞的人民;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那是我可愛的家鄉,百姓囑托,永生難忘,希望是燃燒的火焰,燃燒的火焰……”
張高麗不滿3歲時父親就過世了,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和農民一起上山種田下海捕魚,雖然家境十分貧寒,但張高麗自幼拼搏進取,憑著勤學苦讀,他考入了晉江僑聲中學,后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廈門大學經濟系。
。保梗罚澳辏冈拢髮W畢業后遭遇“文革”,張高麗被分配到中央大企業石油部茂名石油公司后勤部總倉庫當起重搬運工。那時,他幾乎每天都要去扛水泥,每包50公斤!拔母铩苯Y束后,張高麗從公司團委副書記一直升到茂名石油工業公司煉油廠黨委書記。1984年,張高麗以中國石化總公司茂名石油工業公司經理身份兼任茂名市委副書記。第二年,他升任廣東省經濟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張高麗的求學和工作起步階段可謂“艱辛”,但他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他曾與南開大學師生分享自己的“艱辛”經歷,并將中學時寫的一首詩送給了大家:“人生道路曲折漫長/不能沒有理想/意志是多么的重要/當我孤獨無援的時候/它給我力量/它給我希望……”
由于在宏觀經濟方面的造詣,1999年張高麗被清華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并被母校廈門大學聘為管理學院院長和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