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國文化走出去成果顯著
2012年,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海外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2012年的海外“歡樂春節”活動更加品牌化,在全球82個國家和地區的144個城市舉行了320多項各類文化活動,吸引了國外眾多高級政要和約3000萬外國民眾和華人華僑的熱情參與。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全球各地的中國文化中心從9個增加到13個。
2012年,文化部聯合外交部等部委,從5月至12月在我國共同主辦了“2012非洲文化聚焦”系列文化活動。2012年,紐約中國龍年新春音樂會、悉尼春節大巡游、中歐文化對話年、中韓友好交流年、中泰一家親等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活動在世界各國蓬勃展開,吸引了世界各國民眾的廣泛參與和熱情關注。
2012年,中文版文化傳通網、英文版中國文化網共同迎來了開通十周年紀念,吸引著全球各地越來越多的各國網上讀者和用戶。
專家點評
侯湘華(文化部對外聯絡局局長):2012年,在黨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全社會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文化走出去、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世界上產生了十分重要而廣泛的影響。
(記者諶強整理)
5 故宮換掌門 出臺新舉措
今年初,新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走馬上任,提出幾項“新政”:其一,故宮清退了端門地區的全部商戶和臨時展覽,建成28個售票處,確保該地區使用的公益性。其二,力爭在2016年前實現紅墻內無辦公區,以使紅墻內在夜間成為完全封閉的安保區域,而白天則是對公眾開放的參觀區域。全部規劃完成后,故宮博物院對公眾開放的面積大約占全部面積的76%,開放區與非開放區的比例將達到8∶2。其三,在故宮南部打造一個“金三角”博物館群。午門、雁翅樓在修繕完成以后,可以形成一組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展廳,能安排具有社會影響的大型專題特展,或國際著名博物館的大型展覽。其四,完善故宮的安防設施,“故宮的安全設施和技術手段必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專家點評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院長):其實,我不是“掌門人”,只是“看門人”;我也沒有什么“新政”,只是前任已經把各項工作的前期都準備好了,我來正趕上吹哨!面對故宮,我心懷敬畏,作為“故宮人”,保護好故宮文化遺產,建設好故宮博物院,更是我們的神圣職責。(記者李韻整理)
6 中華書局百年華誕
2012年,中華書局迎來百年華誕。百年間,以“開啟民智、教育為本,弘揚傳統、服務學術,傳承文明、創新生活”為己任的中華書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標志性符號在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
1912年,在25歲的創始人陸費逵主持下,中華書局版《中華教科書》伴隨著中華書局的誕生問世,隨即風行全國。自1916年起,中華書局組織100余人編寫大型工具書《辭海》,自1936年開始發售,風行十幾年。從1949年到1978年,中華書局陸續出版了點校本“二十四史”及《諸子集成》、《太平御覽》、《全唐詩》等大批經典古籍。1978年之后,中華書局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典籍,僅1980年,中華書局就出版新書137種,重印52種。2005年,中華書局實現銷售碼洋9612萬元,利潤322萬元,市場化路徑也逐漸明晰。目前,中華書局已形成了古籍整理和學術著作、大眾普及讀物、中小學教育、漢語工具書、文化遺產和藝術5大類出版格局。
專家點評
李巖(中華書局總經理):我們關注國民教育,我們關注中華歷史與文化的傳承,我們由衷感念一代代作者,將他們一座座著述的豐碑,融入書局百年基業。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珍視歷史和傳統的時代。整理與復原中國典籍,商量舊學,培養新知,是我們的自覺。為社會提供綿久的書香,我們當凝神聚力。(記者殷燕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