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蔣躍新作(新華社發) |
從淘寶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產商的“末日抵押”,從旅行社推出“末日旅游”到邪教組織騙人斂財,從無知者的恐慌搶購到白領的娛樂傳播……
距離2012年12月21日不到一周了,盡管中外專家不斷辟謠,關于“世界末日”的預言還是不斷滲透,帶來現實的后果。誰在炒作荒誕的“末日謠言”?誰在這場“謠言游戲”中受傷害?面對“末日”我們該反思什么?
“這不是第一次末日猜想”
據統計,有關“世界末日”的謠言,迄今已有約200個版本
“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的能量平衡系統面臨崩潰,瑪雅人的預言即將實現,人類將遭遇滅頂之災……”電影《2012》所反映的全球災難,很多人相信會在現實中發生。
南京退休高級工程師蔣某將房產抵押,并舉債7萬元,準備在“末日”來臨前捐贈;遼寧大連市沙河口區馬欄街道蘭青社區的王大爺因為相信“末日”即將來臨,不控制飲食,導致糖尿病病情惡化送醫院急救。
在互聯網上,“末日說”成了最流行的話題之一。百度貼吧出現了“世界末日吧”,其中,“12月21日黑暗降臨后,地球將會有連續3天的黑夜”最為流行,導致一些地方市民搶購蠟燭和火柴。
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則不斷接到市民電話咨詢,問“末日來臨,是否需要搶購大米”。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記者,這并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有關“世界末日”的謠言,迄今已有約200個版本。比較著名的如1891年摩門教世界末日、1910年哈雷彗星毀滅說、2000年千禧年危機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公眾關注。較早的預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一些術士的末世預言引起西方長達30年的恐慌。
如今,一波波“末日論”已經成為歷史的笑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12月21日絕不是最后一次“末日猜想”。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