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赴廣東考察,這是他履新后首次考察地方,備受關注。分析稱,在鄧小平“南巡”20周年之際,習近平此行象征意義明顯,意在推進中國新30年第二期新的改革開放。此外,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的一次調研活動。
新任總書記首站視察廣東 專家稱意推進“新改革開放”
中共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履新已近一月,領導層動向備受矚目,尤其是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地方考察首站會選擇哪里更是受到各方高度關注。新華社10日的報道披露習近平“正在廣東考察”。
“我想習近平此舉是想推進中國新30年第二期的改革開放。”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30年前改革開放舉起旗幟的地方做起,這是習近平此次行動的意義,也是外界的一個設想。
“經過30年的發展,時下中國需要一個新的改革開放。”張希賢認為,30年前年的改革開放,是中國在“怎樣改革”、“怎樣開放”這張白紙上勾畫最初的藍圖,與此相比,今天的改革開放具有更高層次和更新內涵,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第一,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形成了一種粗放型的發展體制和方式,就今天而言,這些體制機制方式顯得有些老套、僵化和呆板,不再適合新形勢,如果對此不進一步改革的話,中國會在這個體制機制上“摔跟頭”。
第二,今天的改革開放,需要深入廣泛借鑒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當中更加優秀、更加適合中國現代化的成果,并與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經過原始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繼承創新之后,形成中國更高、更好的發展方式、發展水平和發展成果。
第三,今天的改革開放,是要結束5000年陸路文明和農業文明,轉而建設海洋文明與海洋強國,這也是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奮斗目標,而今站在新的起點,所以“從海面上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