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干部論壇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尹蔚民: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2012年12月11日07: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就業和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目標要求和重大舉措,必須準確把握、全面貫徹,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一、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制定并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在勞動力總量增加較多、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我國有效化解了新一輪青年就業高峰的壓力,成功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就業的嚴重沖擊,就業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是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局勢保持穩定。2003—201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9801萬人,年均增加108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3%以下的較低水平。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規模不斷擴大,201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3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59億人。二是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02—2011年,我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由50.0∶21.4∶28.6調整為34.8∶29.5∶35.7,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下降15.2個百分點,第二、第三產業分別上升8.1和7.1個百分點。三是妥善解決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使3000多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得到妥善安置,先后有2800多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有力促進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四是城鄉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體系基本建立。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的人力資源市場服務體系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市場機制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更好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提供的服務項目惠及所有求職者。職業培訓體系基本建立,職業培訓補貼政策作用明顯,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逐步增強。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就業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表現在: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職業培訓基礎比較薄弱,勞動者素質能力還不能適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城鄉基層就業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尚不能滿足勞動者多元化就業需要;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和爭議調解仲裁力量薄弱,勞動關系領域的突出矛盾尚需得到有效化解。針對這些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并將就業更加充分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進一步明確了促進就業的方針政策和重大舉措。

    (一)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

    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我國就業的方針,在堅持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基礎上,第一次將鼓勵創業納入就業方針,并強調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創業是就業之源,大力弘揚創業精神,優化創業環境,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是促進就業的一項戰略任務。落實鼓勵創業的方針,就是要堅持將促進創業與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完善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政策體系,落實財稅、金融、場地等扶持政策,改善創業和投資環境;加強創業觀念教育,樹立創業典型,激發創業熱情,大力加強創業型城市建設,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加強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強化項目信息、政策咨詢、開業指導、融資等一系列創業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

    (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就業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加以強調,充分體現了促進就業的重要性。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是要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更加注重選擇有利于擴大就業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把擴大就業規模、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優先目標,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是要根據就業形勢和就業工作重點的變化,及時充實和完善各項就業政策,加強就業政策與產業、貿易、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措施的協調,加大公共財政對促進就業的資金投入,完善財稅金融扶持政策,著力扶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小型微型企業。

    (三)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工作。這是今后一個時期就業工作的重點任務。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就是要繼續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首位,暢通高校畢業生在不同地區、不同單位、不同行業之間的職業通道;積極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鼓勵和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大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強化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加強職業指導、培訓和見習,全面提高就業能力;以就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為導向,深入推動高等教育制度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做好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工作,就是要堅持城鄉統籌,健全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進一步完善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勞動維權“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進城就業,鼓勵就地就近就業,支持返鄉創業。做好城鎮困難人員就業工作,就是要進一步健全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援助制度,完善各項就業援助政策,形成援助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就業的長效機制。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就是要對退役軍人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及時有效的職業介紹、就業指導、崗位信息等公共就業服務,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促進退役軍人盡快實現就業。

    (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就是要把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作為根本目標,更加注重提升勞動者適應職業變化能力,結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需要,進一步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完善有利于勞動者成長成才的引導機制、培養機制、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加大培訓投入,大規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等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特別要注重對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的勞動預備制培訓,使他們成為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新本領的高素質勞動者;大力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努力造就一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進一步發揮企業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廣泛開展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暢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鼓勵更多勞動者到基層、到生產和服務一線建功立業。

    (五)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就是要進一步破除人力資源市場城鄉分割、地區分割和身份分割,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健全人力資源市場監管體系,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提升人力資源服務供給能力。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就是要以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重點,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制度,拓展服務內容,完善服務功能,明確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以信息化為手段,大力創新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方式,建立更加高效便捷、全國聯網的招聘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覆蓋全國的就業信息監測平臺;加大政府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的投入,加強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建設。

    (六)增強失業保險對促進就業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增強失業保險對促進就業的作用。失業保險不僅具有保障生活的功能,而且具有預防失業和促進就業的作用。增強失業保險對促進就業的作用,就是要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政策體系,構建穩定就業的長效機制。通過使用失業保險基金支付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和培訓補貼等政策,對參保企業穩定崗位及鼓勵企業吸納失業人員就業發揮積極作用。鼓勵失業人員盡快實現就業,對享受失業保險期滿前提前就業的失業人員,使用失業保險基金給予一定的就業補貼。

    (七)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和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社會經濟關系,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的基礎。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就是要根據企業發展和職工權益保障需求,制定和完善相關勞動標準,加強勞動定額標準管理,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特殊工時管理規定,依法安排勞動者休息休假,促進企業改善勞動條件。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就是要完善并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健全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充分發揮政府、工會和企業組織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領域重大問題的作用,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享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就是要完善和落實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制度,健全違法行為預警防控機制,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等多部門綜合治理機制,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加強專項整治,及時有效查處違法案件。加強爭議調解仲裁,就是要完善和落實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制度,健全集體爭議調處機制,加強基層社區和企業的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建設,規范組織程序和工作規則。

    下一頁
    (責編:吳斌(實習)、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看| 女人让男人桶app免费大全| 五月天综合网站|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片日本| 在丈夫面前被侵犯中文字幕|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 最新猫咪www免费人成|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国产尤物在线视频|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天天爱天天做色综合|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日本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色噜噜视频影院| 国产日本韩国不卡在线视频|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4480新视觉yy理论片|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不卡| 国产精品热久久| fulidown国产精品合集| 女娃开嫩苞经历小说|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