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永遠堅守百姓這塊陣地——記山東省沂源縣西裡鎮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

    2014年03月31日18:06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永遠堅守百姓這塊陣地——記山東省沂源縣西裡鎮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

    那一年,他隻有18歲。

    抗美援朝的一次激戰后,他成了整個連裡唯一的生者,睜開雙眼那一刻,他發現自己的雙手雙腳與左眼已永遠失去。

    ……

    那一天,村裡全部8名黨員齊刷刷舉起了手。

    25歲的他成了鄉親們的“帶頭人”,開山劈嶺、治山改水……沒有手的他,用心把百姓的事情一件件做實,沒有腳的他,帶領百姓硬是走出一條脫貧新路。

    ……

    朱彥夫,山東省沂源縣西裡鎮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很多人眼裡他是一個傳奇,但他說:“我這個條件隻能是一個字:拼!為百姓,就是守住陣地!”

    上陣

    “胡鬧!”一個清冷的早晨,張家泉村推選支書會議上,上級領導劉書記拍案而起,“咱有胳膊有腿的不去干,偏偏要一位特殘功臣去替大伙兒挑這個擔子!不行!絕對不行!”

    “俺大叔是人民功臣,要說威信,他最高。這樣的人當支書,俺服氣!”

    “他不吃老本還立新功,一門心思地給大伙辦好事。”

    ……

    大家討論著,坐在一旁的朱彥夫早已百感交集。

    上世紀50年代的張家泉村,籠罩在一片貧困之中。地處沂蒙山腹地,這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村,干部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山河依舊、貧困依舊,村民們仍連糊口的地瓜干都吃不飽。

    飢餓的滋味,朱彥夫尤其能體會。10歲父親去世,他跟在母親背后要飯。14歲參軍,他第一次穿上了鞋子和棉衣……

    戰爭是殘酷的磨礪。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上百次戰斗后,朱彥夫遍體鱗傷,斷臂殘肢的他也失去了作為健全人的權利。朱彥夫坦言,他曾想過輕生,但還是那句“共產黨員死都不怕還怕這個”給了他力量。

    終於,本可以在榮軍院裡“養”一輩子的朱彥夫,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回到那個自己學會走路的地方。

    自己吃飯、上假肢、刮胡子、劃火柴……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事,對朱彥夫而言,件件都需要千錘百煉,他不斷向正常人“靠攏”著。抱著“能給鄉親們記個工分也行”的念頭,他還拿起一本《學習小字典》,自學文化知識。

    學了文化讓朱彥夫深感有文化是多麼重要。於是,總琢磨著能為鄉親們辦點事的他,把全部積蓄拿出來,托老戰友買來了200多冊書,在自家開了一間小圖書館。

    剛開始幾天新鮮,前來借書的人絡繹不絕,但沒幾天就門庭冷落了,因為大多數鄉親們都不識字,怎麼讀書?

    於是朱彥夫決定——辦夜校,這想法立刻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支持。

    從此以后,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朱彥夫每天拄著雙拐,拖著17斤重的假肢,雷打不動出現在距家2裡多外的課堂上。

    在這條路上,曾經摔得滿身泥水,曾經倒在雪地裡爬不起來,但他沒有耽誤過一節課,他為鄉親們做了件實事感到了深深的滿足。

    鄉親們感受到了,深深敬佩這位朱老師。在2年多的時間裡,100多名學生從夜校走出,成為張家泉村建設時期的中堅力量。

    “我看這樣吧,咱們就來個一錘定音,舉手表決吧!”支書推選會議仍在進行,劉書記最終決定。

    話音剛落,村裡全部8名黨員齊刷刷舉起了手。

    對黨的決定從不皺眉頭一下。朱彥夫站上了這班崗,一站就是整整25載……

    沖鋒

    山裡的冬天格外冷。那一天更是大雪紛飛、滴水成冰。

    村裡所有的壯勞力都集中在了龍王廟旁,大家正在打村裡的第一口井,這是要命的節骨眼兒,為了這口井,全村已經砸進去一半的家當。

    出水了!出水了!

    剛被抬回家的朱彥夫,一瘸一拐走進了泥水淋淋、近10米深的井下,不停揮動著殘臂,指揮著大家。這個關口,身為“帶頭人”的他怎能放得下心。

    好不容易換班時間到了,一陣忙活兒的朱彥夫想卸掉假肢休息一會兒,卻發現怎麼也卸不下來。

    原來,打井濺起的泥水,加上腿上冒出的汗氣,混合了斷肢創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斷肢凍在了一起。

    鄉親們流淚了。一位老人跑過來,抱起朱彥夫的雙腿放在自己胸膛上,老淚縱橫地說:“你回家不行嗎?你坐在炕頭上,我們來回跑,給你說巴說巴。求求你,聽俺這一次。”

    “要是真長到一塊,我還求之不得呢。”朱彥夫笑著安慰老人。

    擦干了眼淚,大家干勁更足了。

    一口井,兩口井,三口井……在朱彥夫的帶領下,張家泉村徹底告別了大老遠去別村打水、缺水灌溉的歷史。

    干過村支書的人都知道這是個啥“活兒”。進得百家門,說得百家話,辦得百家事,對正常人來說這都需要相當的體力,相當的付出,何況是朱彥夫這樣特殘的身體。

    張家泉村,山多地少,看村子的全貌、勘察工程等,經常需要爬山。

    朱彥夫爬山是真的“爬”,拄著拐杖走不動了,就干脆卸掉假肢,綁在脖上,跪著往上爬,而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他經常是在夜裡偷偷地爬,有時下山干脆骨碌下來,鼻青臉腫、滿身血印是家常便飯。

    如果說朱彥夫充滿干勁、不畏艱苦感召著鄉親們跟著他干,更讓大家信服的則是他大膽的想法、超前的思維。

    在山溝裡刨食,張家泉村世世代代如此。地裡幾條大溝縱橫,土地錯落不堪,尤其是最大的趕牛溝,常年洪水沖刷,溝裡亂石如陣,寸草難生。

    朱彥夫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填溝,但不是簡單地填,是先用石頭把溝蓬起來,水可以從下面流,上面墊土成田,與兩邊的農田相連,旱了能灌溉,澇了還能排洪。

    說干就干,朱彥夫是軍人個性。幾條大溝終於填平,村裡一下多出幾十畝地,當年糧食產量一下增加了四分之一。

    水有了、地有了、糧食有了,朱彥夫又開始想方設法讓大伙兒收入多點,他號召成立了副業社,鐵匠社、木工社、米皮社、饃饃社等﹔他還帶著大家在山上種起了蘋果樹、花椒樹,稱這是給山“穿衣戴帽”,這在當時的山溝溝裡,可都是新鮮事兒。

    在朱彥夫的帶領下,村裡面貌翻天覆地,張家泉村在縣裡第一個有了拖拉機﹔第一個通了電﹔人均收入實現了全鎮第一……一個多年的落后村成了先進村,因為貧窮多年沒娶進媳婦的小村莊一年就迎來了10個新娘。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吳斌、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无遮挡在线观看| 好爽快点使劲深点好紧视频 | 武林高贵肥臀胖乳美妇| 国产在线激情视频|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2021|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沦为色老头狂欲的雅婷|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69日本xxxxxxxxx19|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爽天天天天天天天|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日本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2021|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国产卡一卡二贰佰| 2020国产在线|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欧美日本一道高清免费3区| 国产女人的高潮国语对白| 99免费观看视频| 女人扒开裤子让男人桶|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高清6|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国内黄色一级片|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久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校服白袜男生被捆绑微博新闻| 亚洲综合第二页|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