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4日07:11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趕考”永無止境
從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正在征程中。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所有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xù)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jīng)受和將要經(jīng)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yōu)異的答卷。
——習近平
65年前,共產(chǎn)黨“進京趕考”前的那段對話,至今猶在耳邊:
周恩來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澤東說:“退回去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字字千鈞,意味深長。
趕考,趕考,65年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如今正走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中國取得巨大進步,但挑戰(zhàn)更加嚴峻,考試仍未結束。
這場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場考試。
及格沒有?能否優(yōu)秀?
我們嘗試著請河北省基層干部群眾為黨風現(xiàn)狀打分。
塔元莊會議室裡,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熱烈。
“95分。”大部分村民眾口一詞,打出了高分。
“我給100分。”村民劉朝快人快語,“我親眼見到了總書記,他接地氣。我們黨有希望。”
“王韶華書記,你打多少分?”
這位正定縣委書記思索片刻:“打90分吧。”
“那10分是怎麼扣的?”
他說出自己的理由:“一是經(jīng)濟轉(zhuǎn)型離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二是黨風改善有了好開端,還不等於好結果。三是改善民生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大氣污染,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在另一個場合,何玉等三位正定縣老同志打了80多分——“良”。
“我要留點余地。”何玉解釋說,“人們有一個擔心,擔心今天抓作風力度大,明天會不會又沒勁兒了﹔大伙兒有一種盼望,盼望好作風能長久堅持下去。”
談到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大家普遍給黨風加了5分。
5分,不算多,也不算少,從中看到廣大群眾對這場考試的肯定,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面向未來的趕考,共產(chǎn)黨人必須心懷歷史的憂患。
2013年7月11日,在西柏坡,習近平告誡全黨同志:要居安思危!
舊居、軍委作戰(zhàn)室、二中全會舊址、九月會議舊址,一座座土坯房,雖泥灰匝頂,卻備感親切。置身其中,與歷史對話,與先輩交流……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棗紅色的展板上,毛澤東65年前留下的這兩句話,讓習近平陷入深思——
“這裡面,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guī)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
……
歷史孕育著真理,往日的教訓轉(zhuǎn)為后世的鑒戒。
2012年,在主持黨的十八大報告起草工作時,習近平主張寫下這樣一段話:“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新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下,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挑戰(zhàn)不斷﹔
新的發(fā)展階段中,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暗流涌動。
“杭州雷峰塔是怎麼倒掉的?”
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談到作風建設,習近平突然這樣發(fā)問。
接著,他作出分析:
“就是因為去撿磚的人多啊,今天你拿一塊,明天他拿一塊,最后塔就轟然倒掉了。倒下來是頃刻之間的事,但過程是漸進的。”
他語重心長地說:“有的事,總覺得不是燃眉之急的事,但恰恰是危亡之漸啊!”
——面向未來的趕考,共產(chǎn)黨人必須肩負起時代的重任。
從黨成立的那一天起,共產(chǎn)黨人就踏上了趕考的旅程。為了答好這份考卷,多少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了考出一個好成績,多少共產(chǎn)黨人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時代已經(jīng)給出新的考題。
習近平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國的成立已經(jīng)說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能不能搞建設搞發(fā)展,改革開放的推進也已經(jīng)說明了﹔但是,能不能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nèi)環(huán)境下堅持住黨的領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需要一代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繼續(xù)作出回答。
在西柏坡,習近平談到當今時代的考題:“中國夢,兩個百年,我們正在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的征程中,這是有時間表的,考試仍在繼續(xù)。”
對於這場考試,他有著清醒的自覺:“我們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接過了黨、國家、人民交給我們的沉甸甸的接力棒,我們一定要接好這一棒。”
——面向未來的趕考,共產(chǎn)黨人必須引領民族的希望。
作風在抓,風氣在變。
干部群眾評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新局、樹新風,給中國帶來新氣象、新希望。
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深入聯(lián)系點,實地調(diào)研,給予有力指導。
李克強指出,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更好落實,使人民政府為人民性質(zhì)更好體現(xiàn)。
張德江強調(diào),要讓群眾成為中國夢的實踐者和受益者。領導干部要善於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立場上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
俞正聲指出,發(fā)揚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整風精神,把問題擺清、把差距找準、把方向定明,達到自我淨化、自我革新的目的。
劉雲(yún)山強調(diào),群眾的意見就是我們的鏡子,百姓的期待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要對照群眾意見找差距,對著群眾要求去整改。
王岐山指出,以落實八項規(guī)定、改進作風的新成效,贏得群眾支持,堅定群眾對黨的信心,鞏固黨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
張高麗強調(diào),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
面向省以下機關單位和基層組織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已經(jīng)展開,涉及單位和人員范圍更廣、領域更寬、數(shù)量更大,與群眾貼得更緊,解決的問題更實際,必將對新時期黨的建設產(chǎn)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習近平指出,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在與記者座談時,正定老干部王志敏對追夢充滿希望。他激動地站起來說,現(xiàn)在中國的希望,就像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隻航船,就像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他引用的,不正是毛澤東當年對中國革命勝利的壯麗展望嗎?
此刻,我們不禁想起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談到“中國夢”,他說出了回響在時代上空、讓國人為之振奮的那句話——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
早春時節(jié),滹沱河水蘇醒了,從太行山麓向大海奔流,西柏坡的山嶺生機萌動。
一路向前,一個朝氣蓬勃的未來正在向我們招手,一個百年魂牽的夢想就要實現(xiàn)!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李從軍、趙承、李柯勇)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24日 01 版)
相關新聞
習近平:弘揚焦裕祿精神 繼續(xù)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網(wǎng)友熱議:以焦裕祿為標桿 “為人民服務”任何時候不能丟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習近平活動報道專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