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榮
2016年11月28日10:20 來源:解放軍報
紀律嚴明是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的重要保障,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正因此,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紀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zhí)行紀律沒有例外”。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從根本上說,就靠嚴明的紀律、嚴格的法規(guī)。離開這一條,“從嚴”就是一句空話,“管”和“治”就會流于形式。執(zhí)行紀律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執(zhí)紀如鐵,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能夠保持旺盛的戰(zhàn)斗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有鐵的紀律,“誰碰誰流血”。
“沒有例外”是紀律強制性、統(tǒng)一性的集中體現。黨員不管職務高低、資歷深淺,不管身處何時、身在何地,都必須不折不扣地、無條件地遵守黨的紀律。只要觸犯紀律,就要受到懲處,概莫能外;只要執(zhí)行紀律,就一把尺子一個標準,不偏不倚。“破窗效應”告訴我們,如果紀律的執(zhí)行厚此薄彼、時緊時松,就會嚴重破壞黨內政治平等的原則,極大損害紀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一旦紀律成為“紙老虎”“橡皮筋”,黨的組織就會渙散無力。
當年,肖玉璧案曾轟動延安。肖玉璧曾是一名戰(zhàn)功赫赫的紅軍老戰(zhàn)士,身上戰(zhàn)傷達90多處。到地方任職后,他恃功自傲、漠視法紀,以權謀私、貪污腐化。最終,肖玉璧被依法執(zhí)行槍決。從延安時期查處肖玉璧案,到新時期查處郭伯雄、徐才厚案,這些都表明:我們黨決不允許存在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組織和特殊黨員,面對違紀問題要有“眼里不容沙子”的勁。
一段時間,一些黨組織在執(zhí)行紀律、嚴明紀律上存在偏軟走空的現象。比如:因初犯而“下不為例”,因惡小而“以觀后效”,因位高而“網開一面”,因面廣而“法不責眾”,等等。這種放任的做法,貌似換得一時和諧,實則害了同志,對黨的建設不利。近年來,隨著管黨治黨力度不斷加大,從嚴執(zhí)紀的導向越來越鮮明。但必須看到,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由嚴入松易,由松入嚴則絲毫懈怠不得。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今天,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困難和挑戰(zhàn)前所未有,風險和考驗世所罕見。越是爬坡過坎、險難重重,越要對黨員隊伍高標準、嚴要求。把依法執(zhí)紀、從嚴執(zhí)紀落到實處,讓全體黨員都敬畏紀律、遵守紀律,才能攻堅克難無所懼、乘風破浪勇向前。
(作者單位:湖南省軍區(qū))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