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坡
2016年06月29日17: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6月27日下午,中央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干是不行的。要繼續鼓勵基層創新,形成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導向。(6月27日新華網)
當前,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深水區,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要啃掉硬骨頭,首在用人,只有擢升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才能做好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才能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推進改革的熱情。
古人說:“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啃改革中的“硬骨頭”,必須邁開步子、甩開膀子、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必須以“自我革命”、“自我救贖”、“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打破固有利益的藩籬,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如果只是紙上談兵、虛耗空轉,或者瞻前顧后、畏葸不前,不但不能觸動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打不破頑固的利益枷鎖,反而會使改革不進則退。因此,我們確實應該鼓勵廣大黨員干部,大膽探索創新,敢干、敢試、敢闖。只有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氣,才能找到啃“硬骨頭”的路徑、方法和措施,才能推動改革順利渡過深水區。
選人用人是風向標。中央這次會議再次提出讓“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就是要告誡我們,改革是一把尺子,能量出干部是否與黨和國家同頻共振,是否有攻堅克難的能力,是否有所擔當。目的就是要營造和形成一種支持改革、崇尚改革、褒獎改革、推進改革的濃厚氛圍。因此,各級黨委必須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大局著眼、從長遠考量,以“對全局改革有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對本系統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的標準,把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讓他們吃香、受追捧,成為“香餑餑”。只有匯聚起一朵朵改革大潮中的浪花,我們的改革大業才會潮起潮涌。
當然,讓“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會遇到一些比改革更大的阻力。但這都是正,F象。改革需要付出成本,不改革成本更大,一旦貽誤改革時機,往后再亡羊補牢也只會事倍功半。因此,各級應該堅決落實中央指示精神,用改革衡量干部,獎勵勇于改革、善于改革者,以啃“硬骨頭”的魄力懲罰不愿改革、阻礙改革者。只有讓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才能有效地治理為官不為的“庸政”、“懶政”,才能疏通改革中的“腸梗阻”, 更加富有成效地抓好改革工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