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軍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就踐行“三嚴三實”提出“要從諫如流,自覺接受監督”的要求時強調,領導干部踐行“三嚴三實”,靠自身努力,也靠黨和人民監督。我們黨有嚴密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組織和人民監督天經地義。要總結經驗,健全體制機制,使各種監督更加規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落實習總書記的要求,真正讓干部做到“從諫如流”,筆者認為,必須堅持做到“三個到位”。
體制機制到位。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失去監督,方寸必亂。強化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讓干部“從諫如流”,自覺接受監督,始終踐行“三嚴三實”,必須建立健全權力監督制約的體制機制,始終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既要完善人大、政協、監察、審計等體制內的監督機制,更要健全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百姓監督等體制外的監督機制;既要加強“八小時”之內的監督,又要突出“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織密監督之網,繃緊監督之弦,努力實現全覆蓋、全天候、全方位,打破干部不想、不愿被監督的“幻想”,使干部的所有權力始終運行在監督之中、約束之內,確保干部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不放肆、不亂為。一方面要嚴立規矩,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防止和避免制度缺乏剛性,成為軟皮筋;另一方面要實抓執行,克服粗枝大葉、簡單應付思想,防止和避免制度成為稻草人當擺設。
落細落小到位。天下成大事者必作于細、必拘小節。干部“從諫如流”,不能停留在嘴上、形成在文中,必須落實到每一件事情、每一點積累上,必須讓監督落細、落小,不能滿足于會上講了、文中有了,便不去做細致、細微的落實。要健全黨內生活制度,經常性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隨時對一些不在狀態的干部扯扯袖子,拎拎耳朵,使干部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對干部的監督,既要有宏觀的部署與要求,更要有微觀的指導與操作,切實做到抓大不放小;既要體現以上率下、以身作則、示范引領,又要堅持管住基層、抓好一線,切實做到抓上不放下。所有黨員、干部要胸懷坦蕩、包容天下,在小事上嚴要求、小節上實整改,自覺接受監督,主動報告事項,用正反典型對照自己,讓監督的陽光普照自己,讓擇善而從成為習慣。
慎權慎獨到位。干部“從諫如流”,固然靠外因、他律,更重要的還要靠內因、自律,要始終做到慎權慎獨,每天都要將“三嚴三實”作為必須面對的要求,隨時隨地接受群眾監督,講黨性、講原則、講政治,講紀律、講規矩、講法度,講理想、講信仰、講奉獻,自覺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克己奉公。然而,現實中,總有一些人臺上一套,臺下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常常干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玩弄職權,還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人在做、天在看,頭上三尺有神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把慎權慎獨作為一種操守、一種品格、一種風骨,讓慎權慎獨的意識像影子一樣伴隨左右,始終牢記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忠誠干凈擔當是必須具備的品質,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從而讓權力回歸正道,將全部心思與精力始終投放在黨和人民的事業上。
“從諫如流”,亦或“從善如流”,不是想當然、短評快的事情,必然有一個水到渠成、功到垂成的過程。這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讓“三嚴三實”真正地化為信念,化為方法,化為德行,以自身的表率示范作用,為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專題 |
· 倪洋軍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