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江蘇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今后凡與中央和省公開招聘文件規定相違背的文件,如“定向招聘”、“定向分配”、安排非政策性安置的特定人員或家屬、將事業編制“獎勵”給個人等政策,要一律廢除,停止執行。
剖析種種事業單位違規招聘的案例,從遮遮掩掩的“蘿卜招聘”到量身定制的“因人畫像”,從打擦邊球的“繞道進編”再到移花接木的“獎勵性編制”,可謂花樣百出,手段不窮。所有這些把戲背后,往往都是在借助類似“定向招聘”等政策來掩人面目,一旦東窗事發,以往云遮霧繞的奧妙、暗箱操作的手法,不過是權力之手運作的拙劣戲法。
人事問題事關就業的公平公正,任由“蘿卜招聘、繞道進編”大行其道,既敗壞黨風政紀,更易滋生腐敗。正因如此,對任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各種名義規避公開招聘制度,蓄意串通搞虛假招聘,甚至以權謀私搞繞道進人的行為,必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糾正一起,嚴肅處理違規招聘行為和違規進人的責任人員。只有在拔出“蘿卜”的同時還清除“污泥”,才能形成威懾,讓官員們以儆效尤。但這種事后的監督懲處,畢竟有些亡羊補牢的意味,而如何才能從事前關口卡住問題的要害,讓膽大妄為者失去閃轉騰挪的空間,通過堵住制度漏洞來清除掉蘿卜招聘的土壤才更為關鍵。
“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正如習近平同志所引用的這句古語所言,確立什么樣的標準,決定著有什么樣的成效。在遏制“蘿卜招聘”等違規進人的問題上,堅持嚴要求,做到有案必查、查實必處、失責必究固然重要;制訂高標準,做到事前監督、防范于未然同樣不可缺失。從這一點來看,江蘇省此次出臺的廢除事業單位定向招聘的制度,無疑切中了蘿卜招聘的要害,卡住了繞道進編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