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永功
這起事件是典型的“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杞縣發(fā)生的情況,可能并非個案,而是在城鎮(zhèn)化過程中,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沒有跟上的表現(xiàn)。
年關將近,河南杞縣城區(qū)上萬群眾家里卻突然停水。原來當?shù)匾患颐駹I自來水公司受到群眾沖擊,被迫停止運轉。群眾之所以沖擊自來水公司,是因為政府和經(jīng)營者存在合同糾紛,水廠所在的土地也存在糾紛,而且這些糾紛一直存在,水廠也是建建停停,沒完工就開始運轉。雖然現(xiàn)在供水已經(jīng)恢復,但因水廠受沖擊而造成停水,在當?shù)匾巡皇堑谝淮巍?/p>
因政府與自來水廠和被征地群眾存在糾紛,導致有人沖擊水廠,影響更多居民日常用水。表面看是“人民內(nèi)部矛盾”,好像是群眾自己打起來了,但根本原因還在管理者沒盡到責任,反而成了矛盾制造者。
用老百姓的話說,這起事件是典型的“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但政府部門和管理者不是“神仙”,而應該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公平和秩序的維護者。城市供水是基本的民生服務,事關百姓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不能因為所謂的合同糾紛,就讓上萬群眾喝不上水。
城市供水可以引入市場力量,可以由政府投資,也可以引入民間資本,這兩種模式全國各地都有。但無論是公辦還是民營,政府部門都不能置身事外,保障供水和用水安全、維護水價合理穩(wěn)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應對城市迅速擴張帶來的用水需求,同時也為緩解政府資金短缺的困境,杞縣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城市供水,這原本并無不妥。但簽了合約要建水廠,卻無法按約定提供建設用地,拖延數(shù)年后又給了一塊存在糾紛的土地,造成當?shù)厝罕姾妥詠硭窘?jīng)營者長期沖突,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也許這個合同存在權利不均等的情況,但政府部門不能因此將矛盾擱置轉移,仿佛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令人憂心的是,杞縣發(fā)生的情況,可能并非個案,而是在城鎮(zhèn)化過程中,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沒有跟上的表現(xiàn)。
隨著城鎮(zhèn)化加速推進,大量農(nóng)民進城或就近變成市民,供水供電、垃圾處理、就學就醫(yī)等城鎮(zhèn)居民的基本需求隨之產(chǎn)生,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地方政府還沒有從過去審批、管制的思維中走出來,或者還盯著進城農(nóng)民的那點土地,既不愿意放棄既得利益,公共管理和服務的能力又不夠,導致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因此,現(xiàn)代城市的管理者,亟須轉變角色和職能,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監(jiān)管和服務上。當然,政府部門更不能當任性打架的“神仙”,讓無辜群眾跟著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