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銘生
有江蘇地方人士告訴記者,季建業在接受組織調查期間,積極配合調查,并寫出了萬余字的《我的悔過書》,成為反腐敗的“典型教材”。其中包括羨慕一些企業家住豪宅,坐豪車,乘私人飛機,生活奢華,財富積累享用不盡……(《21世紀經濟報道》12月18日)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虞不足。”因為羨慕老板而心態畸形,而逐漸忘記“當干部做什么”、“忘記當領導為了誰”、進而私心雜念滋生膨脹,一步步走上犯罪深淵的,季建業不是個例。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就曾交代說:“上上下下都接觸一些有錢人,看到他們生活得很自在……穿的是名牌,喝的是洋酒,身邊還帶著陪伴小姐,心里有幾分羨慕。”可以說,“比輸”老板的心理,已經淪為當下的一種“官場病”。
人性是有弱點的。一些官員身居高位,手攬大權,身邊不僅簇擁諂媚的下屬或老板,風光無限,而且自己“一諾千金”,便可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但自己呢?每月不過區區幾千元的工資,尚且不及老板請自己的一頓飯錢。相對富足的老板們,自己的生活可謂是“貧窮”和寒磣。比較中,容易導致一些官員的心理失衡、權力扭曲。對此,不少落馬官員感慨:踏上不歸路的起點就是“羨慕有錢人的生活”。
官員富足,唯一可憑借的,只能是權力的濫用;而權力交易的對象,無非是金錢和美色。官員一旦羨慕老板的富足生活,必然難以逃脫官商沆瀣一氣、相互依附的局面:一個官員的落馬,往往會抖出一堆老板的違法犯罪行為;幾個老板違法犯罪的敗露,也常常導致一官員的落馬。
為官發財本應兩道。一個人可以選擇當官,也可以選擇發財,但絕不能選擇通過當官來發財。今年4月,習近平訪北大時告誡大學生:當官就不要想發財。去年3月,習近平也曾提醒過官員們:官商交往要相敬如賓,不要勾肩搭背。
和老板們比,官員的生活確實“寒磣”;但同普通百姓比呢?官員們的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生活也堪為“小康”。一年一度的“國考熱”,足證公務員是整個社會所羨慕的職業。官員只和老板比,不和老百姓比,不和自己的過去比,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也容易讓自己誤入歧途。
“過去比革命先烈的精神多,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多,比老百姓窮苦生活多,比出的是斗志,比出的是精神,比出的是作風。但漸漸看到周邊的一些企業家住豪宅,坐豪車,乘私人飛機,生活奢華,財富積累享用不盡,產生了羨慕心理。”季建業落馬后寫出的這份萬字“懺悔書”,發人深省。
但愿一位位官員的落馬,一份份用悔恨的淚寫就的“反面教材”阻止更多的官員懸崖勒馬,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廉政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