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1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世界眼中,中國就像一個勇于并且善于進取的跋涉者。當今中國故事,始終貫穿著改革開放的主題
“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從根本上還要靠改革開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回應了世界關心,傳播了中國信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從冰天雪地的索契冬奧會賽場,世界仿佛聽到中國人民豪邁的心聲——“因為我們心中充滿了希望,沒有什么能夠把春天阻攔”。那是一馬當先,萬馬奔騰,快馬加鞭,馬到成功。
放眼全球,經濟復蘇的腳步尚未穩定,各國面臨的經濟轉型壓力不斷加大。英國《金融時報》為世界經濟開出的藥方是:“促進復蘇、推行改革”。對于各國而言,能否抓住機遇、變被動為主動,通過調整轉型提升經濟競爭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將取決于改革推進的力度和深度。
改革是一場激烈的競爭。哪個國家改革的力度更大一些,改革的步伐更快一些,哪個國家就有可能會在新一輪轉型與調整中走在前面。改革的成敗,決定著國際舞臺上的角色變化與力量轉移。中國的后發優勢能否為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強大的能量,關鍵也是要看改革開放。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改革牽動著世界。“目前中國正受到市場最密切的觀察”——世界關注中國,就是在看中國的改革還能為世界經濟提供多大動力,還能為各國共同發展提供多少紅利。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改革是容易的,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已經十分成熟的發達國家,也接二連三地陷入調整與改革的困局之中。改革的步子能邁多大,正越來越多地由改革者的決心所決定。“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索契冬奧會上的中國聲音,讓世界再一次感受到,中國推動改革一如既往、堅定不移。
國家的發展進步需要通過改革去實現,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這是當下中國社會最基本的共識之一。習近平主席此次索契之行,“直來直去”中彰顯中國氣派,體育與外交相互融合,多邊與雙邊相互促進,重點突出、一舉多得,其本身就是中國領導人外交工作創新的一次成功實踐。
在世界眼中,中國就像一個勇于并且善于進取的跋涉者。當今中國故事,始終貫穿著改革開放的主題。早在數年前,美國《時代》周刊就對中國故事下了這樣的定義:“這是我們時代的偉大故事。它是我們所有人的故事,不僅僅屬于中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的概括則更為簡練:“中國的奮斗,就是世界的奮斗。”
改革的勇氣和智慧是中國國家氣質的一部分。追尋夢想的中國,將為世界創造更多精彩。
(本系列結束)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1日 03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