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國華
日前,河南省襄城縣王洛鎮政府被曝光欠某豬蹄店70余萬元用餐費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了解,這筆錢是此前6年沒有及時結清的賬目,目前該鎮政府已結清所有欠款,當地紀檢監察部門也已介入調查。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餐費欠了多年,在媒體曝光后很快就得以一次性結清,值得肯定。但更應該關注的是,這筆巨額欠款是正常的公務接待費用,還是大吃大喝的花銷?6年的時間里,當地鎮政府領導怎么就沒有想到要及時結清呢?
面對這些問題,說清理由,比簡單還清欠款更重要。尤其是這筆巨款是如何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湊齊還清的,是不是“拆東墻補西墻”,更需要說出個“子丑寅卯”。政府拖欠百姓巨額餐費,實屬不該,但找出問題的癥結,健全制度機制,標本兼治,遠遠比還清欠款顯得更為重要。只有把理由說清楚,給群眾交實底、道實情,才能既治標又治本。
說清理由,找準癥結,既是對群眾負責,也是對公權力機關自身負責。理由說不清,癥結找不到,很難對癥下藥,健全機制、堵塞漏洞更是無從談起。出現問題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防止類似錯誤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