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考核制度動真格了
“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痹诮张e行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如何考核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明確要求。
考核指標往往就是導向、是指揮棒。不以GDP論英雄,并不是新提出來的概念。中央也曾要求不要僅僅考核GDP,但在實際工作中,無論從提拔干部來看,還是從輿論環境來看,判斷一個地方發展好壞,地方領導干部是否能干,習慣上主要還是看生產總值增長,沒人去檢查是否造成了污染排放,是否形成了新的產能過剩,是否帶來了更大的浪費等。盲目追求生產總值,有可能出現水分數字,有可能出現強征強拆,還有可能出現不可修復的環境破壞等!安灰訥DP論英雄”被再次強調并明確到用人選人的機制當中,表明對領導干部的考核制度動了真格,不僅考核的內容和內涵正在發生變化,考核的力度也在加強。
稍加留意就可以注意到,今年以來對各級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不斷增加,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在“決不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的理念下,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之中,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其次,為建立促進職能轉變的長效機制,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工作情況納入到部門年度考核的主要內容,進一步簡政放權。再次,《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發布,這是國務院首次提出每年對省級人民政府質量工作進行考核。還有,食品行業誠信建設也將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的測評體系,作為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的重要內容。
還有一個突出的變化是,終身追究制度在逐漸建立之中。中央已經明確提出,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這就意味著,如果為官一任胡干蠻干,數據一時漂亮而往后顯現出危害,即使已不在原崗位也是要追究其責任的。
隨著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逐漸成為重要考核內容,隨著終身追究考核制度的建立,一個“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的科學考核制度將成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這種“動真格”的考核制度也會倒逼著各級領導干部,祛除浮躁,扎實做事,更加注重科學發展,更加注重發展質量,更加注重民生民意,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當然,不以GDP論英雄,并不意味著不考核經濟發展,而是指業績考核不能再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掛帥了。我們期待的不僅是漂亮的數據,更有漂亮的實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