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真智
2025年02月05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不斷提升的服務水平,讓出行更便利,讓春節團圓更輕松愉悅
春節假期,筆者在北京逛廟會,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操著各地口音的話語不絕于耳。上前攀談發現,除了游客,還有不少老人從家鄉來京與子女反向團圓,感受不同的節日氛圍。春運途中,銀發“候鳥”踏上出行之路,成為別樣風景。
反向團圓,得益于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超16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超4.6萬公里;新增公路通車里程約5萬公里;新頒證民用運輸機場5個……出行方式更加多元,舒適度越來越高。
反向團圓,體現出行服務和智能化水平提升。春運期間,人流密集,鐵路車次、航班班次繁雜,為方便老人出行,相關部門提供了更精細化的出行服務。比如,在車站、機場的醒目位置設置標識;安排專門人員提供出行引導和行李運輸服務;增設臨時休息區域和熱水設備等。數字化服務提供了更多便利。過去,老人到陌生城市,對環境不熟悉,可能會無所適從。現在,不少老人可以熟練使用智能化設備,用餐、出行、購物等需求得以滿足。
反向團圓,是家庭觀念變得更加與時俱進的體現。團圓,是春節的主題,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們的期盼。集中的假期、突然暴增的出行人潮,讓返鄉的機票、車票相對緊俏。而老人的時間比較自由,行程容易靈活安排。從“返鄉過年”變成“反向團圓”,不失為一種選擇。家人團聚,團圓氛圍不減,還多了幾分新鮮感。子女們帶老人在自己打拼的城市看一看、逛一逛,不僅讓老人更能體諒子女的不易,也能讓老人領略到不一樣的文化和生活,對兩代人的溝通大有裨益。
不斷提升的服務水平,讓出行更便利,讓春節團圓更輕松愉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5日 1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