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分享

    為黨分憂情 不移白首心

    ——記中共浙江省委黨校“之江銀宣”老教授講師團

    2024年08月16日07:5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這是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對青年的殷殷呼吁。

    浙江,改革創新的熱土。在浙江省委黨校,有一批與改革開放共成長、同發展的教師團隊。他們幾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逐漸成長為黨校的骨干力量。芳華彈指老,曾經的“新青年”陸續退休。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從2016年起,依托中共浙江省委黨校退休干部第一黨支部,浙江省委黨校組建“之江銀宣”老教授講師團。幾年來,老教授們走入基層廣泛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在之江大地遍地生花、薪火相傳。

    何以為之?——為黨分憂初心不改

    為什么組建老教授講師團?浙江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馬力宏指出了根本原因。

    “國家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社會矛盾逐漸凸顯,部分黨員群眾有困惑,很多經驗值得總結推廣,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在基層的宣傳力度亟待加強。作為在黨校工作多年的老教師,我們不愿做旁觀者,有責任為黨分憂。”深處時代洪流不改本色,以身入局發揮余熱,這是老教授們深入基層開展義務宣講的初心所在。

    “同時,由于缺乏高水平師資力量,基層黨校教學科研工作存在薄弱環節,亟需幫助改進。”講師團團長、浙江省委黨校原哲學教研部教授汪巖橋表示。

    需求催生動力,干事創業,老教授們熱情不減當年。“退休不等于躺平。對于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老師來說,退休后正是我們發揮理論、經驗優勢的好時候。”很多老教授道出了共同的心聲。

    學習始終與時俱進。在浙江省委黨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潘家棟看來,老教授退休后依然保有對學術研究的熱愛,對熱點問題的關注,“亂花漸欲迷人眼,但他們總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的本質。這種終身學習、堅持求知和探索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

    在浙江省委黨校支持下,越來越多的退休教授加入講師團,根據時政熱點和研究興趣開展義務宣講,幫助各級黨校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講師團成員也從退休干部第一黨支部向其他支部擴展,隊伍不斷壯大。如今講師團共69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24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8人。這支隊伍正在播撒火種。

    何以可為?——為基層黨員群眾答疑解惑

    給誰講?講什么?怎么講?這是講師團面臨的根本問題。在學校,省委黨校的老師主要給領導干部和研究生講課。給基層黨員群眾做宣講,今時與往日相比,既有同,也有異。老教授們意識到,必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以案例為基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道理、做引導。

    在全黨上下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期間,馬力宏和汪巖橋赴湖州市安吉縣劉家塘村開展宣講。劉家塘村從偏遠落后村成功涅槃為浙江省第一批美麗鄉村精品村,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馬力宏在《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完善基層社會治理》中給出了答案:用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等最新理論“金鑰匙”,才能解鎖基層治理固本、自治、共治“新密碼”,實現新發展。在學習貫徹黨中央、浙江省委重要精神和歷次主題教育中,老教授們開展宣講累計3100余場次,惠及黨員群眾18萬余人。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引發了人們對自身和文化的反思,今天的社會似乎總有浮躁之氣。世界讀書日前后,浙江省委黨校原社會學文化學教研部教授、著名文化學者曹文彪在杭州純真年代書吧連續兩年開設了關于“文化觀”“《人間詞話》境界說”系列講座,線上線下同步推出,大批文化愛好者慕名而來,上萬名觀眾收看并參與互動。“希望能夠幫助年輕人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足,使他們在文化世界里獲取醇厚長遠的精神力量。”這是曹文彪的愿景。

    在汪巖橋看來,信息多元化、碎片化和流量至上帶來的極端觀點日益增多,不明所以、盲目跟風的現象引人擔憂。“作為黨校老師,我們必須及時發聲,澄清謬誤,做好引導,讓基層黨員群眾形成正確認識,避免落入認知陷阱。”

    對浙江省委黨校原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李炯來說,給基層黨員講經濟黨課很有必要。“由于資源局限,關于改革開放、浙江現代化建設,中西方發展路徑對比等問題,很多基層黨員缺乏完整系統的認知。讓基層黨員有更多學習機會,對于形成黨內共識、凝聚奮進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八年來,一位位老教授將紅色殿堂搬到基層黨員群眾家門口,如播種機播下信仰和知識的火種,讓黨的好聲音落地生根。

    豈曰無衣?——“雙向奔赴”的故事

    紅色講堂代代傳,接力棒必須交好。聚焦培育青年人才、壯大宣講隊伍建設,老教授們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

    一方面,講師團業務骨干赴麗水、舟山、平湖、長興、柯橋等市縣黨校開展“四個一”活動,即通過舉辦一輪專題輔導、打磨一堂精品課程、開展一場學術指導、深化一批新老結對,系統化、長效化助力基層黨校培養青年教師,反響熱烈。

    另一方面,浙江省委黨校健全導師幫帶機制。老教授與省委黨校青年教師開展“一對一”結對,在教學、科研、咨政等方面幫助青年教師練強基本功。同時,老教授還參與了全省黨校系統“浙里好課”、新人新課、精品課、核心課等督導工作,幫助青年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希望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我們的隊伍,從我們身上汲取經驗、更快成長,我們的付出才更有價值。”汪巖橋表示。

    2022年5月,在浙江省委老干部局牽頭下,浙江省委黨校老教授講師團聯合浙江大學共同成立老教授宣講協會,老教授們先后赴衢州、溫州等地開展理論宣講及銀青對話,形成了浙江全省銀青結對、以老帶少的示范效應。

    同時,講師團還與基層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開展駐點式義務宣講,在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街道、杭州東部軟件園、平湖市水務集團等地建立教學點20余個。幾場講座下來,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街道溪畔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黃斌深有感觸,“以前我們的黨課學習渠道比較單一,內容也略顯枯燥。老教授們現場講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很多黨員群眾聽完課紛紛在朋友圈分享‘課堂筆記’,收獲大量點贊留言,反饋很好。”

    從青年志到白首心,從課堂到田野,浙江省委黨校“之江銀宣”老教授講師團的老教授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黨分憂、為黨育才的初心使命,他們風華正茂、昂首前行。(本報記者 孔麗娟 通訊員 葉菁)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丁香五月综合五|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国产一级不卡毛片| 37大但人文艺术a级| 天天综合天天做|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欧美大尺度电影| 免费高清日本完整版|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在线高清动漫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大片aw| 樱花草在线播放免费|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a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果冻传媒麻豆电影|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色哟哟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男女在线观看|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成年人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男人一边吃奶一边做边爱|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网址| 色呦呦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