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從文博、文創、文藝之熱看文化惠民

    2024年07月16日16: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16日電(曾玥) 盛夏之時,暑期又至。連日里,蘇州、上海、北京、杭州、長沙、南京、廣州多地文旅部門相繼宣布,除部分地點外,取消旅游景區實名預約要求。與此同時,為最大限度滿足暑期游客參觀需求,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將延長開放時間。

    一系列便民新規引起了博物館愛好者馮女士的關注。對于這位“95后”來說,每到一個城市旅游,“逛博物館”都是首選行程。

    “中國地大物博,每去一個城市都會有新奇感,而博物館是快速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好選擇。”過去幾年,馮女士利用假期時間,走過中國十余個省份的眾多博物館。

    今年5月,國家文物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2.9億人次,創歷史新高;全年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全國備案博物館達到6833家。“博物館熱”持續升溫之余,博物館數量也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為民眾提供更多“好選擇”。

    去年,來自北京的“80后”呂溫柔完成了“打卡100家博物館”的計劃。自開始執行“逛遍北京博物館”的目標以來,她先后走入近120家博物館。“這其中大部分是免費開放的,即便收費價格也不高,約等于免費了。”

    據統計,中國博物館免費開放率超過九成。黨的十八大以來,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

    “這為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改變。”呂溫柔說,她常喜歡一個人逛博物館散心。“在博物館里,人就像被放到一個巨長的歷史時間軸上,看著眼前的文物可以體會到什么是‘一眼萬年’,自己的低迷情緒就被‘稀釋’掉了。”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面具。曾玥 攝

    一方面,博物館具有休閑放松的“治愈力”;另一方面,博物館已然成為全民教育的重要平臺。

    “逛博物館讓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滋養,提供了我理解這個城市、這片土地、這個民族的全新視角,讓旅途不只是‘打卡式’的走馬觀花,能有更沉浸式的體驗。”馮女士說,自己更喜歡擁有豐厚歷史底蘊、具有一定互動體驗的博物館。

    戴上VR眼鏡,便可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馬俑近距離“對話”;置身室內展廳,便能“穿越”行走在古時的大運河旁,聽見兩岸的說書聲與叫賣聲;走入“戲劇幻城”,進入每個空間都可開啟不同年代、風格各異的戲劇“盲盒”……近年來,包括博物館在內的文旅場景花式“上新”,不斷挖掘沉浸式互動的感官通道,為觀眾提供更為深入全面、立體可感的文化體驗。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來自重慶的楊女士在河南洛陽古墓博物館玩了一場實景“劇本殺”,在“古墓尋寶”的故事里探索墓葬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

    當文物不再被“封印”在玻璃櫥窗中,而需要觀眾俯身鉆進洞窟中找尋文物藏品,楊女士認為,這樣的游覽體驗新奇、難忘,“也更能收獲書中歷史走到眼前的感動”。

    近年來,博物館文創產品引發新一輪消費熱點,為“文博熱”再添一把火。中國積極培育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在這條新賽道上,文化創意產品無疑是“領跑者”。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冰箱貼、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印章胸針、洛陽博物館的牡丹化妝鏡……馮女士向記者列舉了幾款自己從各地購買的文創產品,如數家珍。

    能否“產生共鳴”是馮女士選擇一款文創產品的重要標準。“我希望能帶走一個城市的特色,并且分享給親朋好友。比起其他手信,文創能自然而然勾起我們對當地文物、歷史的交流,從而更加深入地分享一段旅程。”

    2024年5月,洛陽博物館推出的牡丹花文創雪糕。曾玥 攝

    “為一個館赴一座城”熱度不減,“把城市特色帶回家”的文創產品消費火爆,而“走進劇場看好戲”也正成為民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發展簡報》顯示,2023年專業劇場演出場次9.74萬場、票房收入86.23億元、觀演人數3064.23萬人次,與2019年同比增長31.09%、14.21%、34.54%。舞劇《詠春》、越劇《新龍門客棧》等一批舞臺藝術作品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

    “以前劇場里都是白發人居多,現在‘黑白參半’,自發買票走進劇場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據全國政協委員、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建國觀察,《四郎探母》《龍鳳呈祥》《鎖麟囊》《趙氏孤兒》等京劇經典新編劇目備受年輕觀眾喜愛。

    在張建國看來,這是戲曲進校園帶來的顯著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多部門發文部署有關戲曲進校園、戲曲進社區的政策舉措,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也將戲曲、書法、影視作為美育教育“新三科”。以戲曲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觸達更多民眾。

    “戲曲進校園、戲曲進社區的項目激發了年輕人對戲曲的興趣,現在他們成為走進劇場的新主力。”張建國說。

    2023年6月26日,山西太原,小學生們與戲曲人物關公互動。當日,山西省武凌云晉劇名家工作室的藝術家們走進太原新建路小學校,將傳統戲曲引進課堂,讓學生們感受戲曲的魅力。 中新社記者 張云 攝

    最近,這位“50后”還在參與籌辦一個新項目,旨在幫助戲曲更好走進康養機構及社區,為更廣泛的“銀發族”提供享受文化藝術的平臺和機會。

    “未來,更多老年人不僅可以欣賞京劇,還能學和唱,深度參與其中。京劇表演和京劇教育將惠及更多‘銀發族’,讓他們充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斷豐富和提升文化生活體驗。”張建國說。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与禽牲交少妇|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www|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老师你好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 妞干网手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 一级毛片www|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饭冈加奈子黑人解禁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 欧美日韩国产剧情|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女生张开腿让男生通| 久久a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xxx在线观看 | 韩国r级春天在线无删减| 国产精品热久久| bt在线www天堂资源网|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久久91精品国产91| 日本3p视频在线看高清|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双女车车好快的车车有点污|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