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鄧小平推動第一生產力發展

    2024年04月03日08:1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鄧小平推動第一生產力發展

      科技轉化為現實、直接生產力是一個重要而又復雜的過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人等多方面因素。鄧小平高屋建瓴地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科技轉化為直接生產力,關鍵是兩個方面:一是要出又多又好的科學技術成果,出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人才;二是要有具體的轉化措施和科學的管理體制。

      改革科技體制

      鄧小平認為體制或制度是根本性的問題,完善體制或制度需要花大量精力和時間。1992年,我國經過了14年的改革開放,在科學技術體制建設方面已卓有成效,但他還是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977年,鄧小平提出重建科委(即今天的科技部),由科委統管科技事宜,并解決組織機構問題。他認為要完善科研機構,要加強應用科學研究,重視基礎科學研究;科研部門、企業生產部門與高等院校要緊密結合。在科研機構與項目的確定方面,他認為高校,特別是重點高等院校應當成為科研的一個重要方面軍;重點大學要逐步加重科研分量,增加科研任務。從科研隊伍的數量來說,若干年后學校的科研機構也許同專業研究機構大致相等。生產部門也會有搞基礎科學的,但要著重搞應用科學;科學院和大學可以多搞一些基礎科學,但也要搞應用科學。

      分配體制方面,要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鄧小平認為體制搞得合理,就可以調動積極性。在當時,分配體制調整主要體現在工資和獎金上。在鄧小平的關心和支持下,專利法、技術合同法等陸續出臺,全國開始實行專利制度,這為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經過市場轉化成商品、創造現實的財富找到了有效途徑,權利人可以依照法律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科技工作者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此外,鄧小平指出應改善知識分子的待遇,他在1989年總結改革開放十年來經驗教訓時指出,“十年來我們的最大失誤是在教育方面,對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夠,教育發展不夠。知識分子的待遇太低”,必須大幅度提高他們的待遇。

      在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方面,鄧小平精辟指出要破格選拔人才,不論資排輩。要創辦高科技中心,吸引人才,對尖子人才要提供較優厚的待遇;最好的人才不用才是真正的浪費;要進行機構改革,在行政上不要干擾科學家,讓他們集中精力鉆研業務,搞好科研工作;后勤要實行專人管理制度,讓科技人員不再分心。他還提出了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真正實行黨政分開,內行領導。對科技人員要實行獎勵制度,重點在獎;除了精神上的鼓勵還應當改善他們的物質待遇;在制度上要想辦法吸引留學生回國,建立博士后流動站是一個好辦法,并要形成制度。在干部建設上,專業知識和能力應成為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

      重視教育、尊重知識與人才

      “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從長遠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學技術”,“抓科技必須同時抓教育”,“科技和教育,各行各業都要抓”,這些觀點足見教育在鄧小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在評述全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時說:“這個重點,本來就應當包括教育。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如果只抓經濟,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點就是沒有轉移好,或者說轉移得不完全。”鄧小平在多次講話中表示愿意給教育、科技部門的同志當后勤部長,反映了他對教育的重視。鄧小平認為教育事業必須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我們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須預見到遠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據生產建設發展的要求,而且必須充分估計到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鄧小平大膽采取措施改變歧視知識分子的錯誤做法,在當時復雜的歷史背景下,他果斷提出了“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腦力勞動者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并用“一般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參與創造剩余價值”的觀點來論證廣大知識分子中的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行動上他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為知識分子恢復名譽,摘掉“臭老九”的帽子。他進一步深刻指出,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其日益重要的地位,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比重會發生變化,“越來越要求有更多的人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學技術隊伍”。這些觀點和行動為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熱情,煥發出他們身上的巨大能量創造了條件。實踐證明,此后若干年絕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滿腔熱情地工作,為我國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驗證了“科技變動力,動力創造出物質生產力”的一般規律。

      鄧小平多次指出:“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只有給知識分子一個客觀準確的定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黨和政府應為那些經過挑選的科技人員創造條件,讓他們專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他一再強調,“一個人才可以頂很大的事,沒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他從自身的經歷、經驗出發,闡釋人才的重要性:“事情成敗的關鍵就是能不能發現人才,能不能用人才。”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對使用人才的問題重視不夠”,“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沒有很好地發現,發現了沒有果斷地起用”,要求“放手地用人”、“尊重人才,廣開進賢之路”,“必須打破常規去發現、選拔和培養杰出的人才”,“要創造一種環境,使拔尖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改革就是要創造這種環境”。他還把人才問題和領導者的水平聯系起來,指出“善于發現人才,團結人才,使用人才,是領導者成熟的主要標志之一”。

      同時,鄧小平認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們要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方法以及一切對我們有益的知識和文化,閉關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他一再強調要利用外國智力,主要是利用外國的科學技術來幫助我們發展經濟,但要是合理地利用。

      突出自力更生和科技創新

      改革科技體制,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引進技術、利用外國智力,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自我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并使它們產業化,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一直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和立足點,科學技術創新方面雖有引進,但主要的核心技術很大程度上仍要靠自力更生。1975年第二次復出的鄧小平在整頓期間提出了加快企業科學研究工作的建議,1977年他第三次復出后果斷決定恢復高考制度,大量招生,便是為培養自身創新能力、走自力更生和自我研發道路所作的基礎性準備。1984年鄧小平在視察寶鋼時指出,“掌握新技術,要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要求企業必須善于把引進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結合起來,要培養我們自己的科研力量。鄧小平指出:“在高科技領域里要投點資,投資不能太少,起碼要做到在若干領域里,人家有的我們也有,不一定比人家更好,但要有。”他在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時指出:“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毫無疑問,發展自己的高科技主要是指我們在引進、參考其他國家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創新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而非全靠引進帶來的物化商品。鄧小平指出,任何項目或工程不能完全照搬過來,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技術和自己的創造。這些講話其實就是要求我們在吸收、借鑒他人的技術時,要立足于自身,要提升自身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引進技術是手段,其目的是為我所用,引導創新。

      (摘編自《鄧小平研究》2020年第5期 馬忠法/文)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黄色软件视频在线观看| 妞干网2018| 久久精品视频3|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午夜无遮挡羞羞漫画免费|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永久免费a∨片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美国成人免费视频|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二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小h片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杨幂最新免费特级毛片|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案件小说2阿龟婚俗验身|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大尺度吃奶无遮无挡网| 91啦中文成人| 在线看中文字幕| 两个小姨子韩国| 我被丝袜长腿美女夹得好爽| 九九九九九九伊人|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熟妇av一区| 污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全彩里番acg海贼王同人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