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龐革平 張云河 鄭 壹
2022年07月23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22日,“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廣西專場舉行。
這十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1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47萬億元;用于民生的財政支出累計約4.15萬億元,占財政支出八成左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人民生活品質邁上新臺階
這十年,廣西各族人民一家親,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日子越過越紅火。
63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7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說,十年來,廣西堅持人民至上,舉全區之力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在國家組織開展的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實現“五連好”,涌現出黃文秀、藍標河等一批先進人物。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在收入、就業、教育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2012年至2021年,廣西全區城鎮新增就業444.61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等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21年,全區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提高到38530元、16363元,是2012年的1.9倍、2.4倍。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覆蓋城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堅持把管黨治黨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扎實推動基層黨建有機融入落實“六穩”“六保”、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任務。全區3.8萬名工作隊隊員開展駐村幫扶,10萬個基層黨組織、90多萬名黨員干部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
開放發展合作展現新作為
廣西是我國唯一同東盟海陸相連的省份,具有獨特區位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深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推進全方位開放發展,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不斷展現新作為。
這十年,廣西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合作,發展活力持續迸發。全區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3.62萬億元,年均增長13.7%。廣西對東盟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由2012年的747.5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21.2億元,年均增長15.8%。廣西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連續7年排全國第一,加工貿易去年突破1000億元,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累計入駐企業超7.3萬家。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重大開放平臺能級提升。
今年9月中旬,第十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將在南寧舉辦。廣西將會同各方精心辦好這兩個會議,更好地助力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推動與RCEP國家合作走深走實。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廣西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牽引性工程。廣西積極推動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從2017年的178列增加到2021年的6117列,輻射范圍增加到14個省份54個市,物流通達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19個港口,成為連接中國與東盟時間最短、價格最優的陸海新通道。
廣西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兩灣聯動”,積極構建“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2012年至2021年,廣西吸引大灣區投資項目約1.68萬個,總投資超過4.67萬億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藍天立說:“我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穩增長、夯基礎、補短板、蓄勢能,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生態文明建設邁出新步伐
十年來,廣西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水質、近岸海域水質居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豐富度穩居全國第三位。
持續鞏固南方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2021年,全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5.8%,有6個設區市地表水水質進入全國前10,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92.6%。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
山水秀麗雄奇,民族風情獨特,文化和旅游資源富集。廣西創建了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9家5A級旅游景區、3家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有超過一半的縣(市、區)成功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或廣西特色旅游名縣,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扎實推進。2021年,全區接待國內游客7.98億人次、同比增長20.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9062.99億元、同比增長24.8%,旅游產業穩定恢復。
“新征程上,我們將踔厲篤行,一步一個腳印闖出新路子、展現新作為、邁出新步伐、彰顯新擔當,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劉寧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3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