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少忠 楊顏菲
2022年07月16日08: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江西專場7月15日舉行。據介紹,江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大力實施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綜合實力實現大跨越。十年來,江西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4%,經濟總量由全國第十九位上升至第十五位,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保持全國前列,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實現“七連進”。
堅持創新發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江西省委書記易煉紅介紹,江西大力實施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扎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創新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賦能增效作用,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工程,全域構建多元應用場景。
如今,江西正加快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等科創平臺相繼落地,中國稀土集團總部落戶贛州,江西連續16年被評為全國綜治考評優秀省。江西經濟實力、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社會生產力、核心競爭力、發展影響力邁上了新臺階。
作為同時毗鄰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省份,江西連南接北、承東啟西、通江達海,區位優勢明顯。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葉建春說,江西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全方位提升開放能級和合作層次。
江西把鐵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硬聯通”和網絡信息“軟聯通”作為擴大開放的先導工程,不斷拓展以航空貨運、中歐班列、江海聯運、鐵海聯運為重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十年間,江西省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以開放促發展,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保持在全國前列。
加快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努力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十年來,江西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4%,總量由2012年的全國第十九位前移至第十五位。
促發展惠民生,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易煉紅說,江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千方百計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江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全省2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番,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江西著力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的好日子。十年來,贛南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23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54個蘇區縣GDP全部實現翻番;全面邁入高鐵時代,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十年增長一倍。
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年來,江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超3.9萬億元,占財政總支出比重穩定在80%左右,辦好了一批又一批老百姓的急事難事煩心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既要自然生態優良,更要政治生態清朗
開窗見綠,推門見景。這十年,江西堅持生態優先,推動城鄉環境實現大改善。江西省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實現設區市全覆蓋。2021年,江西省森林覆蓋率63.1%,位居全國第二;江西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6.1%,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5.5%,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國前列。
葉建春介紹,近年來,江西縱深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邁出堅實步伐。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35項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落地,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在全國率先發布推行河湖長制地方標準,形成以五級河湖林長制為核心的全要素監管體系,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走在全國前列。
綠色轉型發展成效明顯。江西在全國率先出臺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制定實施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規范等省級地方標準,綠色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生態農業、中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生態旅游產業等不斷發展。
既要自然生態優良,更要政治生態清朗。
江西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加大正風肅紀反腐力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干部選育管用機制;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全省政治生態更加清朗。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6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