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明方
2019年08月11日08:52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神仙灣哨卡。 |
官兵走向哨卡戰(zhàn)位。 |
“神仙灣里無神仙,天高氣薄絕塵煙;官兵冒死固長城,戍邊一諾重如山!
這首由老一輩戍邊軍人寫下的詩,在神仙灣哨卡一代代官兵中口耳相傳,至今讀來仍能感到字里行間透出的艱辛與堅強。神仙灣哨卡地處喀喇昆侖之巔,海拔5380米,駐地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氣壓僅有海平面的60%,動植物在這里無法生存,被稱為“生命禁區(qū)”。
雪后的喀喇昆侖,泛著陣陣寒意。日前,記者跟隨新疆軍區(qū)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廳組成的工作組爬雪山、翻達坂,經(jīng)過兩天行進,來到了神仙灣邊防連。
雪山下的烈士陵園:
寧丟生命,不辱使命
“訓練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痹谇巴裣蔀尺叿肋B的山崖上,印刻著一行白色大字,令人印象深刻。
這里是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記者跟著工作組祭奠為保衛(wèi)祖國、建設邊防而長眠于此的100多位先烈。他們有的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為抗擊入侵之敵英勇犧牲,有的是在和平年代為守衛(wèi)邊疆、建設邊疆而獻出生命。
一座座整齊排列的墓碑,在寒風中愈發(fā)顯得莊嚴。高聳的紀念碑前,軍容嚴整的禮兵神情肅穆,大家依次上前敬獻花圈、默哀、鞠躬……
“戰(zhàn)友們,我們看你們來了。你們?yōu)榱俗尭嗳诉^上好日子,將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里,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軍禮!”時任南疆軍區(qū)政治工作部主任張立敏代表大家向烈士表達敬意。
神仙灣邊防連始建于1956年,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禁區(qū)”,也是以“熱愛邊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為主要內(nèi)容的喀喇昆侖精神的發(fā)源地,曾被中央軍委授予“喀喇昆侖鋼鐵哨卡”榮譽稱號。
建連初期,官兵們靠著一頂棉帳篷,一口架在石頭上的鐵鍋,每天吃壓縮干糧,喝70多攝氏度就沸騰的雪水,硬是在“生命禁區(qū)”站住了腳,牢牢地守住了祖國的西大門。從那時起,一代代神仙灣人在這里為祖國奉獻著青春甚至生命,譜寫著一曲曲邊防軍人衛(wèi)國戍邊的贊歌。
后排的兩座墓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墓主人分別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正團職干事李戰(zhàn)勝和河尾灘邊防連班長葉爾登巴依爾·紅爾,兩人在2016年因公犧牲。
邊防連指導員李士福介紹,葉爾登巴依爾是連隊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蒙古族班長,軍事素質(zhì)好,樂于助人。3年前,葉爾登巴依爾巡邏歸來突發(fā)腦水腫和心肌炎,送下山后搶救無效,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雪域之巔。
“和平年代被高原奪去生命的,遠不止葉爾登巴依爾一個!崩钍扛Uf,在這里,輕微的疾病就有可能奪去生命。70年來,一批批官兵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邊關,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新疆軍區(qū)部隊將康西瓦烈士陵園作為開展主題教育,激發(fā)戍邊斗志的精神富礦、紅色課堂。每年新兵下連、老兵復員和畢業(yè)學員報到,駐地部隊都要組織他們前來祭奠英烈,在回顧戰(zhàn)斗歷史中感悟使命擔當。途經(jīng)這里的官兵,不論職務多高公務多忙,都會自覺前來向烈士表達敬意?滴魍吡沂苛陥@,已成為矗立在官兵心中的精神高地。
“這些官兵犧牲時多年輕啊,不少人比我孩子還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侯漢敏聆聽先烈們寧舍生命不辱使命的壯舉,眼中噙滿了熱淚:軍人為保衛(wèi)祖國、建設邊疆付出了青春與熱血,退役軍人事務廳作為現(xiàn)役和退役軍人之家,一定要千方百計為他們服務好,這也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
云端哨卡:
來了文藝輕騎隊
“透支生命不辱使命,是你無私的奉獻,創(chuàng)造無數(shù)英雄壯舉……”隨著《永遠的精神高地》的旋律響起,神仙灣邊防連頓時熱鬧起來。
唱歌的,是新疆軍區(qū)文工團文藝輕騎隊的青年歌手。
“文藝輕騎隊的意義,就是為作戰(zhàn)、訓練和戍邊守防加油鼓勁!毙陆妳^(qū)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張國文說,新疆軍區(qū)文工團著力打造一支輕型便捷高效的文藝輕騎隊,更好地為部隊提高戰(zhàn)斗力服務。前往神仙灣邊防連途中,文藝輕騎隊員自帶道具、自搭舞臺,不給部隊添加麻煩,為沿途官兵獻上了富有兵味的精彩節(jié)目。
連隊駐地接連下了幾天雪,這天剛放晴。抵達邊防連時,大家真實體驗了“生命禁區(qū)”的考驗。強忍著頭痛、胸悶、惡心、耳鳴等高原反應,大部分演員演完節(jié)目后臉色煞白,趕緊吸上便攜式氧氣。舞蹈演員姜浩蕓跳完3支舞后暈倒在了地上。即使這樣,每到邊防一線,文藝輕騎隊都要堅持為所有官兵演出。
從連隊營區(qū)到哨樓有108級臺階,這無疑是“攔路虎”,在這海拔5300多米的“生命禁區(qū)”,就連身強力壯的人也舉步維艱。大伙兒帶上服飾和樂器,扶著欄桿一步步往哨樓走去,呼吸聲越來越重,胸口越來越憋悶,步伐也愈發(fā)沉重。
“戰(zhàn)士常年堅守在這么艱苦的地方,太不容易了,我也決不能退縮!笨粗跇巧3名筆直挺立的哨兵,演員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登上了哨樓。
嗩吶獨奏、相聲、手風琴奏唱……在寒氣陣陣的哨樓上,3名執(zhí)勤哨兵噙著熱淚,欣賞著文藝輕騎隊為他們帶來的文藝盛宴。生命禁區(qū):
“一個饅頭及格”
“冰山雪谷一軍營,哨卡設在云霧中。筋骨若非鋼鐵鑄,神仙在此也難!。
連隊榮譽室內(nèi)一張“吃飯比賽光榮榜”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吃飯還有光榮榜?”一旁的士官王雷說,以前哨卡的條件很差,設施簡陋,既沒有便利的制氧條件,又沒有新鮮蔬菜可吃,官兵常年在又冷又缺氧的環(huán)境下吃著罐頭食品,普遍食欲大降。于是連隊就想出了“吃飯比賽”的辦法激勵大家多吃飯保持體力:一個饅頭及格,兩個良好,三個優(yōu)秀。
這些年,新疆軍區(qū)保障部通過自主研發(fā),研究出了四層夾心隔離保溫墻,探索總結(jié)出了高原滴灌噴灑等技術,讓新鮮蔬菜出現(xiàn)在了神仙灣。王雷就是連隊的種植員,他說,現(xiàn)在蔬菜大棚內(nèi)可種菜品達20多種,即便在大雪紛飛的日子,官兵也不用為吃新鮮蔬菜發(fā)愁。
“過去豈止吃菜難,通信也很艱難!敝笇T說,十幾年前哨卡沒有手機信號,加上交通不便,官兵都經(jīng)歷過“等不來一封信,也送不出一封信”的落寞,F(xiàn)如今,連隊駐地建成了通信基站,4G網(wǎng)絡覆蓋整個營區(qū),官兵們利用周末上網(wǎng)、與家人視頻聊天。
如今,連隊官兵住進新式多功能哨樓,吸氧難、用電難、上網(wǎng)難、吃蔬菜水果難等問題得到解決。特別是前兩年富氧訓練室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連隊在經(jīng)歷“救命氧”“保健氧”時代后正式邁入了“訓練氧”時代。神仙灣邊防連“白天兵看兵,晚上數(shù)星星”的單調(diào)生活得到了改變。
在“生命禁區(qū)”同風雪共舞、與死神搏斗,這群中國軍人,在西部邊關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屏障。
(黃宗興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1日 06 版)
相關專題 |
· 人物事跡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