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輝煌中國》第二集解說詞:創新活力

    2017年09月22日14:45    來源:央視網

    原標題:《輝煌中國》第二集:創新活力

    【片頭】

      【推出片名:輝煌中國】

      【序】

      【解說詞】

      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字幕】2014年 兩院院士大會

      【同期聲】習近平總書記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能單就經濟總量大小而定,一個民族是否強盛也不能單憑人口規模、領土幅員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國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解說詞】

      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機者如神,難遇易失。中國的戰略抉擇是,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這五年,科技創新正在讓百姓生活更為便捷,讓企業發展更具活力,讓國家實力更加強大。

      創新,我們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再次煥發出撬動地球的力量。

      【推出本集名:第二集 創新活力】

      【字幕】內蒙古 呼和浩特

      【解說詞】

      戴維,來自澳大利亞的小伙兒,在呼和浩特生活了七年。

      娶了蒙古族姑娘,生了混血寶寶,女兒今年三歲了。

      【同期聲】

      我特別愛中國的生活,我覺得中國的生活特別厲害。你不需要那個現金,我兩個月差不多沒有現金。

      【現場聲】

      商販:可以微信 (支付)。

      【同期聲】外語教師 戴維

      中國的移動支付,真發展很快,特別特別快。每個老人都會用微信,知道嗎,在澳大利亞不會,他們也沒有手機支付。現在這么方便,用手機買飯、買衣服、啥都會買,你現在也可以買車知道嗎,這個也可以。

      【解說詞】

      在中國,每三個手機用戶,就有兩個在使用移動支付。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并使用紙幣的國家,這一次,中國又在引領全球支付體系邁入新時代。

      (畫面:機場接機)

      戴維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把媽媽接到中國來一起生活。

      (畫面:超市購物)

      想讓媽媽盡快適應在中國的生活,學會手機支付,很必要。

      【現場聲】

      戴維:媽媽,看,我沒有帶錢,沒有現金。

      戴維媽媽:非常好。

      戴維:看看已經完成了。

      戴維媽媽:非常簡單,非常好。

      戴維:我媽媽說太簡單了,中國相當酷。

      戴維媽媽:中國非常棒,我很喜歡,購物簡單,支付簡單,不需要信用卡,非常棒。太酷了,太棒了。

      【解說詞】

      看病、下館子、叫外賣,菜市場、加油站、甚至路邊攤,中國到處都能移動支付。

      這個隨心所欲的支付新時代,完全得益于中國云計算和金融系統運算實力的迸發。新技術的提升,還在撬動零售模式的世界級創新。

      在杭州,誕生了全球第一家無人零售店。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自動扣款一氣呵成。

      在廣州,這個無人商店更像一個大型自動售貨機,想買什么,就手機掃碼。

      在北京,超市里安裝了智能分揀系統,所有商品,線上線下都可以下單,30分鐘就能免費快遞到家。

      這是全世界都在羨慕的中國,一個用創新科技鑄造起的時髦前沿、方便快捷的互聯網國度。

      【字幕】浙江 寧波

      【解說詞】

      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每一天都是新鮮的。

      這是忻鵬大喜的日子。

      騎上共享單車,迎娶新娘,這一天,一定要與眾不同。

      【畫外音】寧波市民 忻鵬

      就我這個城市,可能還沒有人騎車迎親。所以說我覺得蠻好的,就是想跟人家有一點不一樣。

      【解說詞】

      共享經濟在中國的普及速度,讓世界難以想象。

      這個傳統的自行車大國,只用了幾個月,就把自己變成了五彩斑斕的海洋。

      雖然沒有豪華轎車相伴,但浪漫絲毫沒有減少。

      【畫外音】寧波市民 忻鵬

      從來沒有那么多人拿著相機對我們拍,路上被圍觀的感覺,蠻好玩的。

      【現場聲】我愿意!

      【字幕】無錫 共享單車制造基地

      【解說詞】

      又一批新車型即將投入批量生產,王曉峰趕到工廠盯進度。

      自行車誕生200年來,第一次因為中國共享單車的發展,被賦予新的科技屬性。王曉峰也不曾想過,自己會因此而創業。

      【同期聲】摩拜首席執行官 王曉峰

      我想在行業內,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壯舉,一個創新的舉動,因為在過去從來沒有人能夠去把數以百萬計的連著網的這個移動的自行車,能夠連在一起。

      【解說詞】

      科技,正成為聚合中國創新資源的核心力量。

      在中國,現在每分鐘就有11家初創公司誕生,中國已經是全球創新的重要發源地。

      這是傳統自行車裝配線上看不到的工序。

      軸傳動能讓自行車不再掉鏈子,智能鎖裝載了衛星定位。

      【同期聲】摩拜首席執行官 王曉峰

      我們先后進了三個國家的五座城市,英國的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然后日本的福岡和札幌,我想這不僅僅是我們帶給中國的城市的一個禮物,更多的是帶給全世界的這個大城市的一個禮物。

      (畫面:摩拜實時衛星圖)

      【解說詞】

      這張動態圖,每一個亮點,都代表著一輛正在使用的共享單車。

      這已經不是一家企業記錄商業信息的簡單展示,它呈現給世界的,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移動通信能力,精準的衛星定位系統,而擁有這種能力和系統的國家,全世界屈指可數。

      【解說詞】

      中國人今天的生活,已經越來越有科技含量。

      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超過208萬億元,世界第一。

      交易成本下降,激活市場,全球近四成的網上零售交易都發生在中國。

      外國人來中國最想帶什么特產回家?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網購,紛紛進入了他們的清單。

      衣食住行、娛樂休閑,科技支撐下的中國買買買,正惠及全球。

      智利每年80%的車厘子,要在中國賣掉。

      旺季,加拿大每天都有直通中國的生鮮航班,中國人每年要消費加拿大龍蝦7億元。

      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16年已達64.6%。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進入“萬億時代”,外商驚呼,中國遍地是黃金。

      【解說詞】

      這里是中國快遞業最大的智能分揀工廠。

      要確保包裹在三個半小時內全發出去,必須依賴于這些不知疲倦的“小黃人”。在過去,要完成這個分揀量,至少需要100名熟練工人。

      2000平方米的作業面積,可以產生的路徑有3000億條。怎樣迅速找到最佳路徑,又避免和其它“小黃人”相撞,要歸功于一個厲害的大腦。

      【同期聲】天津申通物流信息部經理 葛志中

      我們整套的機器人設備,它五分鐘的計算量,相當于北京我們最繁忙的首都機場,一天航班的起降的計算量。

      【解說詞】

      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新效率、新速度,正在創新驅動的國家戰略下,找到新的支撐。

      中國每年要產生300億件快遞包裹,智慧物流體系的建設領先全球。

      這些省際交界的超級智能中心倉,分揀、裝箱全都用上了最前沿的技術。

      大數據系統甚至可以計算出每個包裹需要多大的紙箱,做到綠色環保。

      無人車、無人機,以更快的速度運抵千家萬戶。

      連續三年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快遞業,正向每天運送1億件包裹發起沖刺。

      科技不僅快速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更為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字幕】沈陽 汽車試驗場

      【解說詞】

      信振宇,正在測試即將在2018年投放市場的一款新車。

      中國汽車業歷經30年與國際接軌,正期待一次實力的爆發。其背后,是“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藍圖。

      在新一輪工業轉型革命的跑道上,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提出“工業互聯網”。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要發展制造業,尤其是科技支撐的先進制造業。

      這是信振宇他們剛剛建成的智能工廠。

      151臺機器人等待調試,這些鋼鐵臂膀將承擔車體的全部焊接工作。

      【同期聲】華晨汽車智能制造項目經理 信振宇

      你看這條生產線全是我們國家自己的機器人,這在汽車工業60多年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么大規模地使用。

      【解說詞】

      這些機器人,紅色的產自中國,黃色的產自德國。

      此前,高端焊接一直是德國機器人的天下,但現在這里有42臺是中國制造,占到了近三分之一。

      這是中國高端汽車生產線上,第一次大面積出現“中國紅”。

      【現場聲】

      準備好了嗎?各部門準備,開始。

      【解說詞】

      發動機艙焊接,是制造的關鍵。

      發動機艙曲面多,結構復雜。重達100公斤的焊鉗,機械手要穩穩端住,不能有絲毫抖動,與此同時,手臂穿過縫隙時余量只有10毫米。

      這種復雜工況需要高端智能控制系統,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

      但現在,王金濤他們已經完全掌握。

      【同期聲】 新松機器人工程師 王金濤

      國外可能用了四五十年發展的機器人的部分,我們現在用了八九年的時間,現在能夠進入汽車生產線,實現這種高端車型的生產,那么就標志著中國的機器人已經進入了這種高端高品質機器人的行列。

      【解說詞】

      這間智能工廠2017年年底將正式投產。未來這里每105秒,就會有一輛家用小轎車下線。

      【字幕】沈陽 新松機器人生產基地

      【解說詞】

      創新驅動下的換擋提速,在東北這個中國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里更加直觀。

      這是制造芯片用的真空機器人,負載能力全球第一。它可以在真空環境下水平移動20公斤的半導體材料。全世界只有中國和美國掌握這項技術。

      這些移動機器人,已經成為物流裝備的主力軍。這臺能叉起3.5噸的貨物,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大力士。

      【字幕】2016年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

      (畫面: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機器人成果)

      【解說詞】

      這些服務機器人,將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餐廳、咖啡館和銀行。

      而這里,是中國第一個用機器人制造機器人的數字化工廠,巨型自動化立體倉庫里,抓取機器人可以在狹小空間里高速穿梭,精準地抓取任何零件。

      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接近9萬臺,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一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又同比猛增55.1%。

      【同期聲】新松機器人總裁 曲道奎 

      幾乎現在中國所有的制造業,現在都已經開始大批量地應用機器人,這個在過去5年前,我們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

      【解說詞】

      中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很快也將躍升世界第一。

      “大眼萌”巡視機器人已經在廣東電網上班,再惡劣的天氣,它們也能巡檢設備。

      中國首臺風力驅動機器人,參與了極地科考,它可以搭載50公斤重的儀器,在大風中不間斷行走。

      科研人員正在研究魚鰭的擺動,這種仿生機器魚,能在危險水域進行海底勘探,真正的魚類會以為遇到了同伴。

      【字幕】2016年 劉云山參觀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畫面:劉云山參觀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中國正向制造強國邁進。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機床老大哥,掌握了全球最先進的高端智能機床制造訣竅。

      【解說詞】

      中國面板巨頭的第六代柔性屏生產線投產,一舉打破了國外壟斷的局面。

      中國的超算已經站上技術制高點,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國產芯片,性能讓對手望塵莫及。

      衣食住行,新動能還在更多領域培育。

      老牌家電企業的智能線上,現在每10秒就能造出一臺個性定制冰箱。

      六十年歷史的奶業工廠,高品質牛奶智能線,正滿足千家萬戶的需要。

      新技術,成就中國流水線上的含金量。

      在國家支持下,中國的智能工廠已經遍布146個行業領域。

      【字幕】2016年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同期聲】習近平總書記

      創新不是別人能賜予的,特別是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只能靠中國人自己的努力,否則你只能跟著別人走。

      【解說詞】

      今天,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制造等新科技應用方面,中國創新令世界驚艷。

      【字幕】2014年 王岐山考察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畫面:王岐山考察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解說詞】

      這些創新正在塑造著面向未來的新型經濟,正在助推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實現彎道超車。

      【字幕】上海

      【解說詞】

      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能力的競爭。

      增強國家實力,必須要有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2017年5月5日,注定被歷史銘記的日子。

      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大飛機夢,終于取得了歷史突破。

      【現場聲】首飛成功!

      【解說詞】

      C919首飛成功,中國收獲了又一個大國重器。

      13公里外,浦東制造基地,第二架C919正迎來關鍵的生產節點。

      【現場聲】堅決完成研制任務!

      【現場聲】

      工作人員:抬輪。

      周貴榮:收起落架。

      【解說詞】

      周貴榮正和同伴模擬起飛時的狀態。

      航電系統,飛機的神經系統。

      看似簡單的拉桿動作,每秒會產生上千萬個傳輸信號,有1000多個設備配合工作。

      此前,全球只有波音、空客擁有大飛機航電系統的集成能力,相關技術嚴密封鎖。

      在C919身上,中國人研發出了自己的大飛機航電系統。

      一個民族,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

      【同期聲】C919副總設計師 周貴榮

      我們這個本身研制成功的突破,不僅僅是研制一個產品,而是把我們整個研發的體系、我們的能力給建立起來了。

      【解說詞】

      尖端技術,如同糧食,端自己的飯碗才會香甜。

      (畫面:習近平總書記考察C919制造基地)

      【字幕】2014年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C919制造基地

      【同期聲】習近平總書記

      我們這個國家也是最大的飛機市場 ,每年的話要成百上千億的都花在這個買飛機上,過去那個邏輯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我們現在要花更多的錢來研制,制造自己的飛機,形成我們獨立的自主的這種能力。

      【解說詞】

      大型飛機的重量,主要靠起落架支撐。

      C919起落架必須承受住載重70多噸的飛機落地瞬間的沖擊力。

      【字幕】四川 德陽

      【解說詞】

      要生產如此巨大的高強度鋼部件,必須依賴眼前這臺有13層樓高的巨型機器。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即將鍛造C919起落架關鍵部件“主起落架外筒”。

      【現場聲】

      葉林偉:壓機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出料干活。

      工作人員:收到,收到。

      【解說詞】

      完成這次任務,操作手葉林偉胸有成竹。

      他操作這臺機器,已經為中國航母的燃氣輪機、高鐵的轉向架,生產過各種結構復雜的大部件。

      巨型模鍛壓機,是象征重工業實力的國寶級戰略裝備。

      擁有它,制造大飛機、航母、高鐵所需的高端大型模鍛件,中國都可以自己造。

      這五年,讓中國人自豪、西方人贊嘆的重型裝備不斷出現。

      能吊起美軍驅逐艦的千噸起吊機;能吊裝英國航母的巨型龍門吊;被美國福特引進廠房的大型全自動沖壓裝線;還有與德國巨頭同臺競技的中國首臺十萬空分壓縮機。

      它們每一個,都代表了這個領域的世界最高水平。

      【解說詞】

      中國的大飛機,不止C919。

      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AG600順利下線,填補了中國大型應急救援裝備的空白。

      運20首飛成功,實現中國大型運輸機零的突破。全球能自主研制200噸級大型機的國家沒有幾個,中國成功躋身其中。

      運20列裝空軍的同時,短短幾年,一批先進戰機相繼問世。

      殲20,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形戰斗機,讓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能自主研發四代機的國家。

      隱形戰斗機殲31,綜合作戰性能優異,能同時試飛兩種四代原型機的國家,只有中國和美國。

      而這架翼龍無人機,沒有盲區的眼睛可以360度旋轉,能在空中停留20小時,大范圍跟蹤鎖定目標,并執行打擊任務。

      在海上,第一艘航母“遼寧號”2012年交付入列,人民海軍從近海駛向更遠的海域。殲15艦載戰斗機騰空的一刻,點燃了中國人熾熱的愛國心。

      2017年航母001A出塢下水。這是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艦。中國成為全世界為數不多的能夠自行建造航母的國家。

      在海工領域,中國的成就同樣令世界矚目。

      【字幕】山東 煙臺

      【解說詞】

      全球最大的海上鉆井平臺“藍鯨2號”即將迎來首航。

      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已定,中國必須擁有自己的深海利器。

      這個海上巨無霸,有37層樓高,甲板有一個足球場大。它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鉆井深度15240米。這是全球最大、鉆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鉆井平臺。

      工作人員正在對推進器進行最后檢查,這樣的推進器一共有八個。它們的推力大小,完全靠計算機根據采集來的風力、洋流等參數,自動計算并控制,以確保“藍鯨2號”能夠在15級颶風下屹立不動。

      要將推進器準確入位,需要潛水員和平臺工作人員默契配合。

      【現場聲】

      工人1:有沒有阻擋?

      工人2:沒有阻擋,可以繼續前進。

      【解說詞】

      海上鉆井平臺被稱為“流動的國土”,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實力的重要體現。

      幾年前,中國還完全沒有自主制造海上鉆井平臺的能力。

      現在,不僅能夠自己制造,而且領先全球。

      【同期聲】“藍鯨2號”生產經理 程騁

      我來這已經九年了。九年前大部分我們船上的面孔都是洋面孔。那么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一股強大的中國力量在引領著我們這個海工行業的發展。

      【字幕】南海

      【解說詞】

      “藍鯨2號”試水的同時,它的哥哥“藍鯨1號”正在南海深處,執行一項重大任務。

      邱海峻,奉命降落平臺。

      水下1266米,中國首次海底可燃冰試開采,正在進行。

      這團紅色的火焰,就是被點燃的可燃冰。

      這是一種深藏在海底沉積物和陸地千年凍土當中的天然氣水合物。

      地球上可燃冰的儲量可以供人類使用千年,怎樣把它開采出來,全球30多個國家都在競相研究。

      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可燃冰安全開采持續了整整60天,產氣總量超過30萬立方米。產氣時長、產氣總量,雙雙打破世界紀錄。

      60天,中國完成了這個領域20年的趕超。

      【現場聲】

      向祖國致敬,向祖國致敬!

      【現場聲:唱國歌】

      【解說詞】

      中國正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

      一個個世界領先水平的深水重器,接連入水。

      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已經完成152次試驗性應用下潛,下潛深度世界第一。地質、生物、越來越多海底奧秘被發現。

      【字幕】“彩虹魚”號無人潛水器

      地球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也有了中國深潛器的身影,深海11000米,這是中國人標記的未來。

      作為世界造船大國,中國的船舶訂單量、建造量和未交付訂單占有率三大指標,世界第一,世界上已有船只類型95%以上中國人都能造。

      【字幕】2015年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舟山造船企業

      【同期聲】習近平總書記

      船廠職工:總書記好!總書記好!

      (畫面:熱情的人群歡呼)

      習近平總書記:大吊車真厲害,輕輕一吊就起來。

      【解說詞】

      這種長度接近3個足球場的LNG船,需要確保液化天然氣在零下160度環境中安全運輸,這顆“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少數幾個國家能夠建造。

      中國自主設計研制的“遠望7號”船,首航一年已經為“天舟一號”、“嫦娥五號”的發射立下了赫赫戰功。這艘大型測量船集當今船舶建造、航天測控、航海氣象、船舶動力等領域的最新技術于一身,947套科研設備可以執行各類航天器的測控任務,是國際一流的“海上科學城”。

      依海富國,以海強國。建設海洋強國,中國正在邁出一個個堅實的步伐。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瞭望更多的戰略領域。

      【字幕】貴州 平塘

      【解說詞】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綜合性能是美國著名望遠鏡阿雷西博的10倍。

      它將幫助人們探索百億光年以外星際間的互動信息。

      姜鵬將帶領團隊執行天眼落成后最重要的饋源艙調試任務。

      如果說FAST是眼睛,饋源艙就是它的瞳孔。

      用六根鋼索拉起饋源艙,將重達30噸的艙體,在高空精準定位,誤差不超過10毫米,這樣的工程難度世界上前所未有。

      【同期聲】FAST工程調試核心組組長 姜鵬

      因為這個設備是從來沒有人干過的,這么做過的事情,它也沒有什么可參考的經驗,在你真正實現前,也沒有人敢給你這個答案。

      【解說詞】

      天眼建設,每一步都是難關。

      基礎科學是研究之母。一個國家能否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需要基礎科學領域的響亮發聲。

      從提出構想到建設完成,三代科技工作者,歷經22年,先后攻克了十多項世界級難題。

      【同期聲】FAST工程網絡工程師 楊清亮

      現在我們在望遠鏡底部,看到的反射面它實際上浮在半空中的,因為每塊反射面板大約50平方米,所以當時我們其實想過很多的吊裝方案,甚至包括熱氣球的吊裝,像這種大跨度高精度的吊裝方案,在全球來說,也是沒有先例可循的。

      【解說詞】

      7000多根鋼纜織起的這張巨網,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網工程。

      4450塊反射面板,每一塊都可以轉動。

      中國天眼的發明意味著,人類觀測太空已不存在任何死角。

      【同期聲】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鄭曉年

      這種有創新的東西,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我一直在說,FAST只有中國人能建成,因為我們可以舉國體制辦大事情。

      【解說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舉一國之力,為未來打下堅實的根基,這是中國獨有的創新優勢。

      【現場聲】

      饋源艙檢查完畢,符合起艙條件。

      各部門準備就緒,開始起艙。

      【解說詞】

      艙索聯動,饋源艙終于實現毫米級高精度定位。

      【現場聲】

      祝賀我們第一次艙索聯調成功。

      【畫外音】FAST工程調試小組 姜鵬

      有很多當時覺得不可能實現的東西,正一步步在實現,我覺得這個是蠻有自豪感的。

      【解說詞】

      一項項尖端創新,正不斷拉伸人們對“頂配中國”的想象。

      【字幕】“玉兔號”月球車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創造了在月工作時間全球最長紀錄。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提前實現全部既定科學目標,中國量子通信領跑世界。

      “天宮二號”,這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國際航天專家預測,2024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字幕】2016年 習近平總書記同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通話

      【同期聲】

      習近平總書記:你們已經在太空生活了半個多月,全國人民都很關心你們。

      航天員:我們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解說詞】

      站上科技制高點,中國已經有足夠的底氣,擁抱未來。

      【解說】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千秋基業,人才為先。

      當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字幕】廣東 深圳

      【解說】

      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體系,正在中國構建。

      【現場聲】三二一,請敲鐘……

      【解說詞】

      這一刻,姚力軍和他的團隊等待了12年。

      全球掌握芯片金屬靶材制造技術的公司只有美國、日本幾家公司,姚力軍他們是最先進入到這一領域的中國企業。

      【畫外音】寧波江豐電子董事長 姚力軍

      我是在國家的感召下回來的,就是要把中國的芯片材料做強做大,不受制于人。

      【解說詞】

      芯片是中國輸不起的戰略領域,中國每年芯片進口的花費已經超過原油。

      姚力軍是全球掌握高純度金屬靶材核心技術的少數專家。

      金屬靶材,作為制造芯片的關鍵材料,中國這個領域之前一片空白。

      現在,姚力軍他們不僅結束了金屬靶材必須依賴進口的歷史,甚至沖進了這個領域的全球第一梯隊。這背后,關鍵是人才。

      【解說詞】

      每次一有這樣的聚會,就是又有同伴回國了。

      “千人計劃”的歸國專家,都可以住進這樣的,政府免費提供的公寓。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國留學海外的人才,回國總數已經突破265萬,其中有70%都是近五年回來的。全國為留學人員建起的創業園有347家,與眾不同的創業環境,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發揮才智、展現價值的空間,看到了中國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的巨大成效。

      【現場聲】

      回國人員1:你做一個企業的話,你想去創業,能夠做到拎包入住的話,這省了你多少麻煩。

      回國人員2:注冊公司你花了多長時間?只花了13天時間,從遞上去,在日本都辦不到,可在這里能辦到。

      回國人員3:免費給我們廠房。

      回國人員4:現在情況就是,電不夠用了,那就給你想辦法來解決增容。

      姚力軍:但同時背后是什么?是大家對我們的期待,人家給了我們這么好的條件待遇,創業拎包入住,什么都優待你,你怎么能夠回報這份期待。

      【現場聲:歌聲】

      【解說詞】

      歌聲里的斗志,催生出又一個新成果。

      這是剛剛研發成功的高純度鎢靶材。它的制造技術之前一直被國外壟斷。

      突破它的研發小組,是平均年齡不到29歲的年輕人。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托起了中國的人才體系建設。

      姚力軍回來的時候,國家人才工程只有“千人計劃”。現在,培養本土高層次人才的“萬人計劃”已經啟動。

      一個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國家,必有希望。

      【字幕】2016年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

      【同期聲】習近平總書記

      現在這么開放,來去自由,我們每年的留學生就是幾十萬,有很多我們土生土長的,也有很多海歸,現在的話,擇天下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我們自己是可以培育出我們的人才。

      【解說詞】

      年輕人挑大梁,正成為中國創新的隱形利器。

      西安,平均年齡三十出頭的飛機研發團隊,被國際同行譽為最年輕的設計大腦。

      成都,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將引領超導磁懸浮列車的未來。

      【字幕】2015年 張高麗調研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畫面:張高麗調研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這些充滿朝氣的笑臉,已經是5G技術的研發主力。

      無錫,國家重點實驗室里,年輕的雙手剛剛創造出全球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

      合肥,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量子科學團隊,接連實現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的重大突破,中國已站在全球量子研究的最前沿。

      參與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中國新一代正全面接棒。

      這些年輕工程師正在研發“人造太陽”,他們正努力揭開人類能源利用的終極秘密。

      雅礱江地下2400米深處,年輕科學家努力尋找著被稱為“宇宙幽靈”的暗物質,中國現在是全世界距離發現暗物質最近的國家之一。

      瞭望人類未來的還有這里,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基因工程師,他們對世界基因測序的貢獻已超過了50%。

      【解說】

      讓世界羨慕的中國實力還有他們——

      這些中國航天一線科研人員平均只有30多歲,這是讓全世界航天人都羨慕嫉妒的年齡。

      銳意創新、敢為人先,中國創新的沃土上,他們蓬勃向上。

      【字幕】2014年 兩院院士大會

      【同期聲】習近平總書記

      未來總是屬于年輕人的。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

      【解說詞】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這個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確信,科技是國之利器,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企業賴之以贏,國家賴之以強。

      創新驅動發展,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正越來越近。

      【動畫:成就數據】

      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208萬億元 世界第一

      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9萬臺 世界第一

      全國人才資源總量1.75億人 較五年前增長43.8%,世界第一

      發明專利申請受理數年均超100萬件 世界第一

      2016年研發經費1.57萬億元 比2012年增長52% 世界第二

      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2012年52.2%提到2016年56.2%

      2017全球創新指數 中國第22位(從2013年第35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第一

      2020年中國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

      【主題歌+片尾字幕】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欧美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黄色毛片视频免费| 在线看片你懂的|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美女乱淫试看视频软件|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曰本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波多野结衣大战黑鬼101|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 **字幕特级毛片|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らだ天堂√在线中文www| 成人激爽3d动漫网站在线| 久久综合第一页| 校花哭着扒开屁股浣肠漫画| 亚洲视频在线看| 男男18gay| 国产一级高清免费观看| 青青草视频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好紧好爽太大了h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本高清在线中文字幕网|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四虎影视884aa·com| 超级乱淫岳最新章节目录|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