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貴州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26日分別在昆明、貴陽開幕。隨著中國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多個省份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視作加速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積極納入地方施政目標。
中國擘畫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主要著力點之一是包括公路、鐵路、港口和機場等在內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這為實現區域聯動發展和共同繁榮注入新活力。 云南省代省長陳豪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立足于云南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對南亞、東南亞的輻射,發揮橋頭堡建設部際聯席會議作用,爭取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工作委員會支持,加快云南連接周邊國家的綜合交通、電力、信息和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周邊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體系的對接與溝通。
貴州省省長陳敏爾當日也表示,今年貴州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爭取開通黔渝新歐貨運專列。
分析人士指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旨在從海陸空全方位貫通中國東中西部地區,改寫當前“東快西慢、海強陸弱”的格局,并通過提供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串聯起亞太、歐洲等經濟圈,其整合輻射作用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5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中國各省份在召開兩會時,紛紛圍繞上述區域經濟發展路線圖,積極對接國家戰略。
不沿邊、不靠海的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依托“承東啟西”經濟帶中心區的地緣優勢,提出了將乘勢而上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
陜西省省長婁勤儉2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陜西將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統籌推進招商引資與外向型經濟發展;繼續整合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積極探索內陸自由貿易新模式;進一步健全各種合作溝通機制,大力開展全方位的國際交流往來等措施,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
2015年,陜西省將實行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方式,進一步放寬商貿流通、電子商務、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搞好陜韓產業合作園區、中俄絲綢之路高科技產業園區和中國—中亞經濟合作園區建設,積極爭取中國與新加坡政府合作項目落戶,全面實施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等區域協作規劃。
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新疆與中亞、南亞等8個國家接壤,資源豐富,具有向西開放的獨特區位和人文優勢。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預計2014年GDP增速達10%的新疆有望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增長極。 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代理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日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5年,新疆將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對接“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亞和歐洲的物流通道、信息通道建設,構建對內對外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中國中西部省份不遺余力地推動落實“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力求搶占發展先機。東部省份則希望通過戰略實施帶動產業結構轉型,穩固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2015年重點工作中,包括要認真落實國家重大戰略,著力提升浙江發展在全國的戰略地位。
浙江省省長李強表示,浙江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實施,積極推進全省沿海港口、義烏國際陸港的整合與建設,加強江海聯運、海陸聯運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義新歐”中歐班列運行常態化。
據悉,“義新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由浙江義烏直達西班牙馬德里,去年11月正式開行。班列全長1.3萬多公里,幾乎橫貫整個歐洲,為中國小商品出口歐洲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高效、便捷物流通道。
同時,專家也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僅需要沿線省份“發力”推動,還需要東中西部地區發揮優勢協同發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效益最大化。(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 譚喆 李懷巖 許祖華 阿依努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