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14年全省第三次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進入第二天。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省委副書記李軍等分別率觀摩組到貴陽市、安順市和黔南州觀摩。
一路行進,一路欣喜,目睹貴陽大數據產業蓬勃興起、安順和黔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幕幕生動畫面,代表們清晰地觸摸到貴州開放帶動、創新驅動的強勁脈搏,更加堅定了以開放創新推動后發趕超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志氣。
大數據產業構筑開放創新高地
金秋,穿行在貴陽國家高新區園區,仿佛走進了“云”的世界,沿著白金大道打造的20公里大數據走廊雛形初現,科技園、科學城、大數據城將縱貫南北,落戶高新區的食品安全云、教育云、環保云、社區云、媒體云、電子政務云、智能交通云、醫療云等“二十朵云”將大放異彩。
車窗外,“開放帶動,創新驅動”、“云上貴州,數聚高新”等醒目標語,昭示著貴州正闊步邁入大數據時代。
從貴陽國際人才城、北京·貴陽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到貴陽云計算中心、匯通華城產業園,再到貴陽經濟開發區的華唐大數據服務外包示范基地,代表們看到,一大批機制靈活、適應市場經濟需求、技術創新能力強的高新企業正在貴陽競相發展,圍繞數據中心、呼叫中心、云計算、服務外包、高端制造、智慧城市等領域聚集創新要素,一條完整的大數據產業鏈加速形成。
“讓有智慧的企業聚在一起,全力打造大數據產業發展高地。”這是貴陽市海納百川的開放理念。
在貴陽云計算中心,銀灰色與朱紅色相間的標準廠房透著現代化氣息。這個占地面積約1800畝,由企業自主投資、自主招商、自主開發、自主運營的云計算中心,是貴州最大的標準廠房園區。中心已引進企業20家,其中中電西南計算機中心、翼云云計算中心已經建成,5000臺服務器投入運行。
在聽取了項目建設和發展情況后,趙克志高興地點評,貴陽市產業選得準、上得快、效果好,令人眼前一亮,很不簡單。他說,通過觀摩,大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招商、選資、推進、頂層設計開闊了視野,學習到了知識。他叮囑廣大干部要把握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態勢,加強學習、增長知識,在學習中干事,在干事中創新。
離開貴陽高新區,代表們乘車一路北行來到坐落白云區的貴陽綜合保稅區。
2013年9月14日,國務院批準設立貴陽綜合保稅區。通過9個月的艱苦建設,貴陽綜保區在征地拆遷、招商引資、產業培育、政策創新等方面成效顯著,創造了令人驕傲的“綜保區速度”。目前,已簽約項目45個,工商注冊企業26家,引進了惠普公司、博奧生物、中國國藥控股、中航國際、億贊普、天使匯、軟通動力、UBS(瑞銀集團)等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涉及國際貿易、加工貿易、高端服務業、醫療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業等多個產業。
今年9月12日,貴陽綜保區通過國家十部委組成的聯合驗收組正式驗收,實現了貴州綜合保稅區零的突破。國家聯合驗收組評價:“貴陽綜保區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的精神令人欽佩;建設速度、建設標準以及取得的成果令人震撼;貴陽綜保區的未來發展及貴陽、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在貴陽綜合保稅區北側一座山頭,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高13.8米的貴陽綜合保稅區展示中心依山而建。這幢潔白色的大樓以“陀飛輪”為建筑意像,外形線條圓潤流暢,將瑞士現代鐘表動感美與周圍綠色環境融為一體,猶如白玉嵌于翡翠之中,牢牢吸引住了觀摩代表的眼光。
今年底,貴陽綜保區將實現封關運行。作為我省擴大對外開放的新突破口,它將堅持創新驅動,增強保稅加工、物流、貿易、金融等核心功能,發揮對全省對外開放的帶動作用,建設成為貴州改革開放高地、創新平臺和生態樂園。
看著眼前欣欣向榮的景象,趙克志深有感觸地說,貴陽綜合保稅區從批準建設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建設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不簡單。保稅區發展國際租賃業務、跨境電子商務、離岸金融服務外包、國際貿易集散等現代服務業,對貴州產業結構的調整慢慢實現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非常重要。
趙克志語重心長地對來自全省各地各部門的觀摩代表說,我們搞開放型經濟,招大商、引大資,發展高端產業,必須要重視開放平臺建設。貴州開放型經濟比較滯后,開放的體制、平臺、機構建設薄弱,要好好研究建設平臺與引進產業的關系,把各項工作做好做扎實,工作有了態勢,平臺和產業都會如約而至。
激發開放活力 推動轉型升級
位于安順經濟開發區內的貴州興偉石博園,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奇石博物館之一,館藏奇石佳木數量之多、品種之豐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百靈集團則是當前全國最大的現代化苗藥生產研發企業,在資本市場有“苗藥第一股”的美譽。
聽過石博園項目業主王偉如數家珍的介紹,感受百靈·天臺山制藥新投產項目業主姜偉現場發布新藥研發成果時激動的心情,陳敏爾對大家說,兩個企業讓我們看到了兩種強大的力量,一種是文化的力量,即使是普普通通的石頭、木頭,有了文化就有了靈氣。還有一種力量是科技的力量、創新的力量,把科技創新添加到傳統的東西上去,就會擁有更新的、更強大的力量。
陳敏爾還風趣地說,兩位企業家是貴商的寶貝,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才的力量,看到了企業家的力量,看到貴州大有希望。貴州人才濟濟,只要創造好的平臺,我們一樣可以舞出無限精彩。
通過不斷擴大開放,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黔南州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在甕安縣貴州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觀摩會代表們被展廳里各式的肥料樣品吸引了眼球,紛紛掏出手機拍攝企業的最新科技產品。
“對資源吃干榨盡,高效益還沒有污染……這個對農業的推動作用很明顯。”代表們不時低聲交流。
“我們生產的水溶肥是速溶的,利用率高達80%到90%,適合用于噴灌、滴灌等精細化農業設施。”公司負責人自豪地向代表們介紹,在水溶肥的研發與生產過程中,金正大融合了挪威、以色列等國的先進技術,并自主研發多項核心技術,在質量、成本、節能減排等方面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貴州蘭鑫石墨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石墨換熱器系列和四氟設備制造產品,不僅為福泉市磷煤化工產業提供了產業配套,還打破了發達國家對高端石墨設備市場的壟斷,填補了西南地區的生產及技術空白。
安順市依靠工藝革新和組織形式創新等方式,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之路。
在平壩縣貴州華興玻璃公司,巨大的窯爐出口,高溫玻璃液體被鑄造成各式玻璃制品順著流水線緩緩前移,到質檢工人的位置就冷卻成晶瑩剔透的產品了。
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0.5億元,建成后年產能可達50萬噸,產值12億元,解決就業2000多人。項目一期工程建設1個窯爐和5條生產線,生產流程全部實現自動化和電腦控制,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位于西秀區的貴州久聯民爆科技工業園(一期)投產項目,引進美國迪博泰裝藥機、智能機器人包裝系統和德國保利卡裝藥機等世界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裝備,是目前西南地區唯一、國內最先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民爆工業生產基地。企業負責人自豪地向觀摩代表們介紹,企業原來一條生產線需要400個工人,現在只需要9人。
參觀完久聯民爆科技工業園,已經是下午六點多,觀摩代表們依然精神飽滿,繼續乘車前往17公里外的安順油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走進油脂公司年加工油菜籽30萬噸投產項目廠區,濃濃的菜籽油香味撲鼻而來。這個項目由安順市19家民營企業和2家國有企業共同出資組建,通過抱團發展,融合了民營企業高效靈活的管理機制和國有企業規范嚴謹的管理機制,改變了以前安順市油脂行業“散、亂、小”的家庭作坊式局面。
項目業主汪長青告訴觀摩會代表,企業用短短半年時間就完成了本應3年才能完成的建設任務,8條生產線全部投入生產,引進的全連續精煉生產線,填補了貴州生產一級精煉油的空白。公司發展帶動了近10萬戶農民從事油菜籽種植,實現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臨別時,汪長青激動地向代表們說:“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有信心把企業做好,把貴州優質菜籽油打造成知名品牌,推出安順、推向全國。”(記者 干江東 楊惠 許邵庭 陳毓釗 王魯銓 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