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鳳凰衛視中文臺首播《問答神州》專訪趙正永節目上集,眾多陜西元素出場瞬間吸引觀者視線。二十多分鐘訪談中,主持人吳小莉帶著對陜西發展的觀察感悟,重點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拋出一連串問題,趙正永一一回應解答。
定位 “絲路”讓陜西又迎來機遇
吳小莉: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已經15年,您到陜西已經將近14年,在西部大開發這樣的機會下來到陜西,但是整個過程當中,您思路上的巨大變化主要在這幾年,對于建設絲綢之路新起點的想法和做法,陜西已經籌備了好幾年,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這樣的轉化或變化以及新定位?
趙正永:非常有幸能在西部大開發十多年的時間里投身西部建設,這么多年我也非常熱愛這個地方。在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支持下,陜西通過自身努力,多年來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雖然去年我們根據發展狀況主動調低了發展速度,但仍保持在10%-11%這樣一個增長速度。這個增長積累了陜西的經濟實力,使產業更加明晰,產業結構也更加合理。
我們現在的裝備制造業,中亞國家是比較需要的,電力設備也是中亞國家進口的主要來源。這么多年,干部群眾思想解放的程度較過去有很大提高,思維上更加開闊。過去,大家都知道我們還是比較封閉的,這么多年,陜西的對外開放程度大大增強,比如,國際航空方面,國內交通樞紐,包括國外領事館的建立,企業的走出去等等,與過去相比,都邁出了很大的步伐。
開放的意識也在進一步增強。加上陜西得天獨厚的科教人才、歷史文化資源,使我們和外面的交流合作有了進一步加強的條件,總書記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以后,陜西又迎來了另一次國家機遇,當然應該理所當然地投入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建設當中去,而且要在其中發揮陜西應該具有的作用。
合作 將同新疆加強口岸溝通聯系
吳小莉:在陜西提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同時,甘肅提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黃金段”,新疆則要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您覺得周邊省份在同樣一個機遇當中,跟陜西的關系是什么?是合作,是競爭,還是怎樣能夠互補?
趙正永:是合作。我們要把這里打造成一個商品物流的集散地,在這個集散地里很多商品都來自于全國各地,來自于周邊省份,今年以來開通的貨運班列,現在是1萬多噸的貨物運出去,其中20%是陜西本地生產的,80%是周邊省包括甘肅、河南及東部山東等地。他們的貨物通過汽車集散來,由我們的火車運出去。
吳小莉:在陜西眾多努力中,包括西安與蘭州簽訂的框架協議,這個框架協議到底對未來合作有什么助益?
趙正永:首先是政策相通,這方面西安和蘭州可以共同研究,目前,西安設了兩個中亞學院,一個在西安外國語大學,一個在西北大學,另外西北大學還成立了一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研究院,這些資源可以被充分利用起來展開研究。另外,在產業方面,西安蘭州也可以互相補充,比如,商品物流方面和城市化建設方面。過一段時間,陜西省黨政代表團還將走進口岸所在地新疆,和對方進行進一步商談,包括怎樣做到貨物暢通,首先一個就是加強與口岸的溝通聯系。
競爭 為了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吳小莉:是否也存在競爭的方面,需要互相去協調?
趙正永:競爭一定會有,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剛剛提出時,各地都有一些想法和目標,除了國家層面正在制定的總體規劃將對各個省有一個準確定位,周邊各省之間也在加強協調,競爭的目的是為了推進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在互相的討論和競爭當中,逐步就會達成共識、找準自己的位置。
吳小莉:要開通這條路,無論是旅游還是貨物,都需要更多的交流合作,會不會有難度,怎么突破?
趙正永:難度自然存在。例如,陜煤之前在中亞建立了一個煉油廠,最開始建設有一些人不理解,建成以后,為當地經濟發展和創造稅收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無論是從當地國家還是下面省份,都非常支持,一些部門負責人也專門來信談到了這個企業的貢獻。我們的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都是從與對方初步接觸相互不熟悉、不信任逐步走向了相互信任、相互合作。人們也逐步感覺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作用。
吳小莉:除了陜西企業走出去,此前也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來陜投資,這些投資或企業后來都終止了,為什么?是有哪些不適應?新戰略之后這一狀況將有什么變化?
趙正永:陜西與中亞在經濟領域有很多東西互通,也許我們有的一些東西他們也有,我們需要的一些東西他們沒有,但是雙方都看中了彼此的市場,這個市場很大,雙方通過合作生產出一些原來沒有的東西,也就有了市場。
探索 建立能源金融中心
吳小莉:今年6月,陜西西咸新區出臺了三大類26條優惠政策,希望打造中國向西開放能源金融交易中心。這是我國首個針對能源金融的優惠政策,被認為是西咸新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的戰略意義。2010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作的研究報告里面,已經把能源金融作為西安金融商務區的重要發展提出來了,在能源金融發展中,西安或者陜西是怎么規劃的?
趙正永:希望能把能源金融中心建立起來,這個中心有多方面,包括把能源市場做起來。眼下,我們現在的交易都是單個的,比如煤炭領域,煤礦生產了,都是跟銷售企業單個進行,他們都希望今后能在這里建立一個交易中心,把煤炭、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這里建立起來。首先我們可以在省內范圍內建成,跟中亞,今后如果能用人民幣結算,將更安全,聯系上也更加緊密。從這段時間合作的情況來看,他們更加希望我們過去建廠,并聯合成立能源銀行,對能源方面的重大項目的投資進行支持,這個還需要向國家申請。
吳小莉:在陜西發展臨空經濟的同時,河南鄭州也在這一領域發力,力圖在2015年將鄭州建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打造中國的“孟菲斯”,這樣的競爭,你怎么看?
趙正永:河南人口特別多,又地處中原,有很多有利條件,建立航空園區取得很好的進展。但是河南和陜西的優勢不同,陜西是西北地區的一個交通樞紐,河南是中原地區的樞紐,服務范圍不同。另外,陜西機場在管理方面形成了機場集團,管理了西北地區一些重要機場,現在效益非常好,且本身與法蘭克福機場合作,可以把國外的管理和經驗做法吸收進來,兩地現在都處于初創階段,還沒有發展到分割市場的時候。
吳小莉:有沒有想過未來跟他們的區隔是怎么樣子,面向不同的市場的區分?
趙正永:這個現在還沒有發展到未來分割市場的時候,現在都還在初創。
吳小莉:陜西的自貿區跟上海有什么不同,陜西爭取這個自貿區有什么樣的優勢?
趙正永:沒有特殊的政策,就是有特殊的要求,就是要簡政放權,減少政府的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