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 陳嚇娟 林春來
小謝是我的同事、朋友,時常收到臺北來信。那獨特的信封,似乎夾雜著蔚藍,散發(fā)著親切的味道,總叫我忍不住多看它一眼。
去年暑假,小謝踏上了臺灣游之旅,圓了他探親夢。這個夢連同他一家三代的兩岸三通夢、和平發(fā)展夢,一起照進他的現(xiàn)實。
兩三年前,一款叫《迷失蔚藍》的孤島探險類游戲,把小謝迷住了。它以孤島求生為題材,講述主人公因某災(zāi)難被迫來到荒島上,最后逃離。玩家可以舒適操作,讓孤島冒險更有趣味。
小謝在虛擬世界是否迷失,我不得而知,而現(xiàn)實中,他去過那個蔚藍的寶島,并不迷失,那個蔚藍一直都在。
小謝告訴我那個蔚藍故事。是海西春風促成他實現(xiàn)多年的心愿。他飛抵臺北,去看一看爺爺在臺北的家,也領(lǐng)略祖國寶島無限蔚藍風光。
這個蔚藍最核心的東西就是親情與思念,就是期盼與團圓,就是回歸與故鄉(xiāng)情懷。
改革開放初,他的弟弟曾三次懷著蔚藍夢,前往臺北探親,辦的是旅游簽證。第三次,他逾期不歸,滯留臺北打黑工。那個夜晚,海風徐來,他下班途中,被好友邀去共進夜宵,破例開懷暢飲,壓抑太久太久了,一向小心謹慎的他,自以為在鄉(xiāng)間偏僻處,卻一不小心被人舉報,躲進洗手間,還是被當?shù)鼐毂P查發(fā)現(xiàn),拘留了一個多月,被遣送回大陸,心有余悸。時過境遷,兩岸關(guān)系已是柳暗花明了,真正的蔚藍在延伸中。
60年守望,讓人震撼。今日,終于歸來,返回故里。
對于家與國的牽掛,在夢里,在心中,足足積蓄了六十載。盡管,光陰的車輪滾滾而去,卻怎么也不能輾粹那歸來的期盼,反而愈加情濃志堅。
08年12月15日,兩岸期盼了60年的"三通"終于實現(xiàn)。2011年4月上旬臺胞謝啟奏先生苦苦翹首以待迎來三通直航。他乘坐的飛機,從臺北起飛,沿著熟悉的航道,跨越一灣淺淺的海峽,徐徐降落在廈門機場,不再?吭谙愀,少了原先的輾轉(zhuǎn)顛簸,節(jié)省了開支,減去了旅途的勞頓,僅用一個小時左右就回到了故園,回到了兒孫身邊。謝老先生獲悉京臺鐵路已在規(guī)劃中,并將可能穿行在故鄉(xiāng)熱土上,他像頑童一樣,笑逐顏開。
30年來,臺胞謝啟奏先生,親眼見證了兩岸和暖與曲折,親身真實感受到《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以來兩岸同胞骨肉親情會面、探親的感人場面。
如果不再在香港上空盤旋,可以再節(jié)省30分鐘,既縮短了行程,又不費事,兩岸真的是天涯咫尺了,仿佛開著小車上下班,形成半個小時的生活圈,謝先生無限感慨地說:“走到了這一步,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呀,要是能夠再前進一步,當然更好的啦!鲍@悉京臺鐵路已在規(guī)劃中,并將穿行在故鄉(xiāng)熱土上,他像頑童一樣,喜形于色,笑逐顏開。
60年前,遠方炮聲隆隆,吶喊聲此起彼伏,旗子獵獵,鑼鼓喧天,仿佛就在耳畔和眼前,好一派喜人景象,嶄新的日子已漸漸明晰。
當年,27歲風華正茂的他,在一位鄉(xiāng)親的動員和慫恿下,放棄了校長教職,毅然辭別親人,辭別嬌妻和幼子,輾轉(zhuǎn)來到了臺灣,歷盡千辛萬苦。
初來乍到,舉目無親,一片生疏。萬事開頭難,憑著過人的機智和過硬的專業(yè)技能,他很快的就謀得了教職。他辛勤耕耘,不辭勞苦,經(jīng)過一番打拼,終于打開了一片天地,站穩(wěn)了腳跟。此后,先后任教于臺北的大學、中學和小學。幾年前,從小學的崗位上退下來。
他身體硬朗,生活有序,只是稍微有點眼疾,眼睛不大好使,眼力有些不濟,生活上有些不便,但他沒有雇傭保姆,凡事靠自己努力。多年以來,始終孑然一身。艱辛的日子,磨練了他迎難而上的秉性。
謝先生忠貞不渝的情懷令人敬仰和贊嘆。60年的守望,非意志堅強的人,是無法堅持的,他心中蘊藏這深沉的愛,有內(nèi)疚,有等待。寧愿苦了自己,也要誠守那曾經(jīng)的諾言,保存這一絲一毫不減與無損的真愛。
60年來,故園在夢里,魂牽情繞,刻骨銘心。滄海橫流,時空沒有風化那美好的記憶,反而愈發(fā)脈絡(luò)清晰可見。時常夜半驚覺醒來,淚濕衣被,思念和期望一同襲來,久久無法平靜,強烈的三通期盼幾乎折磨著他,他急切要了解遠方的親人過得怎樣?是否一如以往過著清苦的日子?家鄉(xiāng)的青山綠水是否變了樣?
此后,兩岸關(guān)系逐漸解凍,人事往來有了轉(zhuǎn)圜的空間。他利用假期,多次還鄉(xiāng)省親,探望親人,拜訪故里的小時候的伙伴。他為人低調(diào)、謙遜、隨和,他的書法很棒,在臺北的生活圈里,小有名氣,那行草字體飄逸多姿,行楷如人,端正大方,韻味十足,在故鄉(xiāng)的多處公共建筑物上,留下了難得的墨寶。
近30年來,臺胞謝啟奏老先生的兒子、二孫子多次赴臺探親,帶去了親人的關(guān)照和祝福。
謝老先生的長孫,與我同一單位共事。前年教師節(jié)聚餐時,我與小謝同桌,他每每提到在臺灣的祖父,小謝總會以異常佩服的口吻對我說:“祖父一生在臺灣工作,在臺北生活了60個年頭,不容易呀,他的學生遍布臺北,桃李遍地,深得學生愛戴!毙≈x不無自豪地說,祖父單身在外,并不孤寂,人間自有真情在,他的學生時常來祖父住地感恩,關(guān)愛他,呵護他。99年臺灣大地震當晚,一位林姓學生專程驅(qū)車來到謝老住處一整夜陪伴他。師生情誼充滿一片蔚藍。我不無興趣地問:莫非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家里僅有你一人尚未赴臺?
小謝略帶尷尬地說:雖說臺灣的風光很美,可是,他個人生性不喜外出旅游觀光。筆者進而羨慕地說,要是我呀,早就飛抵臺北,去看一看爺爺在臺北的家,順便走走逛逛,領(lǐng)略祖國寶島的無限風光。小謝胸有成竹地說:已在規(guī)劃之中,打算明年暑假赴臺,現(xiàn)在方便多了,要乘這個春風,以償心愿。小謝向我透露一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他說,他的弟弟曾前往臺北探親,滯留臺北打黑工,被拘留了一個多月,之后,被遣送回大陸。我問,是否因為這個“芥蒂”,使你心有余悸?
“當然有所影響,有所顧忌了,但畢竟已時過境遷,現(xiàn)在的兩岸關(guān)系已是柳暗花明了!蔽耶敿醋T杆麑脮r旅途愉快平安。
我?guī)в幸苫,追問:你的爺爺,一大把年紀了,飛鳥戀舊林,理應(yīng)回歸故里,安享晚年,享盡天倫之樂,卻為何“滯留”臺北而不回?是什么羈絆了他回歸的腳步?
小謝表情復雜,好像傷感、疑慮、揣摩不透,時而凝重,時而開朗,似乎很支持很理解很尊重爺爺?shù)倪x擇。筆者不依不饒,說:能否方便一講?
他反問我:這是采訪嗎?他停頓了一下,努力理清了思路,選擇恰當?shù)挠迷~,淡然地說,我們也曾屢次懇請爺爺返鄉(xiāng),以盡孝道,爺爺不置可否,大概是他老人家深深愛上臺灣這片熱土,離不開它了吧。作為下一輩,對于老人家的心思,不便評價。
哦,是這樣呀,理解,支持,頂!頂!再頂!
人,是有感情的,60年的真情付出,不容易一下子割舍,不容易說再見的。
呵呵,60年守望,那牽掛與眷戀,早已植根在謝老的心田,感天動地,真誠祝愿臺胞謝老先生,健康長壽,真情不老!
家國情懷早已植根在謝老心田,感天動地的蔚藍夢啊。
一直蔚藍,是團圓,是統(tǒng)一,是大中華;祖國的強盛日子,同胞幸福穩(wěn)定的日子,就是一直蔚藍的日子。
游戲玩家小謝,已開發(fā)新款游戲,叫《一直蔚藍不迷失》。
回首辛亥百年,我們念念不忘的是兩岸已經(jīng)迎來了三通。
但愿在紀念辛亥百年之際,兩岸能夠以此為契機,兩岸關(guān)系能夠迎來和平發(fā)展新機遇,出現(xiàn)六通,百通,最終達成和平統(tǒng)一。
這需要兩岸人民共同努力,這樣的話,兩岸關(guān)系必定是春暖花開,收益無窮。
要在三通的基礎(chǔ)上,再來一個新三通:文通,史通,心通。
辛亥百年,兩岸共同隆重紀念,這是史通的良好開端。目前的關(guān)鍵是文通、史通與心通同步前進。說到這里,我上文提及的這位臺胞謝先生一家三代的故事,他們是兩岸三通、盼望六通的見證者、受益人。
祝愿臺胞謝先生,在辛亥百年,老當益壯,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