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美麗的跑馬山下,藏族戰(zhàn)士降巴克珠家鄉(xiāng)——四川康定縣呷巴鄉(xiāng)鐵索村村口的老楊樹上,金黃金黃的葉子開始撲簌撲簌地落了。
這棵兩個成年人才能抱攏的老楊樹,承載著降巴克珠一家太多的記憶:爺爺羅布長壽在這里被奶奶送上剿匪的戰(zhàn)場,奶奶在這里等了他一輩子;阿爸羅布扎西和降巴克珠也是從這里踏上參軍的遠途,家人也常常在這里迎接探親的他們。
老楊樹筆直參天,就像這三代忠勇的一家人:羅布長壽是鄉(xiāng)里唯一的烈士,羅布扎西是鄉(xiāng)里唯一參戰(zhàn)中立過戰(zhàn)功的功臣,降巴克珠是康定縣唯一立過兩個一等功的戰(zhàn)士。
從軍報恩
1950年3月24日,對于降巴克珠一家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康定解放。降巴克珠的爺爺羅布長壽翻身農(nóng)奴做了主人。
“保衛(wèi)祖國,就是保衛(wèi)來之不易的好生活。”兩年后,心懷感恩的羅布長壽放棄工作應召入伍,成為甘孜軍分區(qū)某團的一名戰(zhàn)士。
1956年春,道孚縣、得榮縣匪患突起。羅布長壽和康巴姑娘丹真翁姆新婚不足20天,就奉命歸隊剿匪。
羅布長壽走后,丹真翁姆一有空就到村口的老楊樹下張望。
從挺著大肚子到兒子羅布扎西會走,那些年,這個村頭,一棵老楊樹、一個女人、一個孩子,成為一道令人揪心的風景。
一連幾年杳無音訊。終于有一天,部隊來了消息,卻只是一枚二等戰(zhàn)功勛章。
羅布長壽在戰(zhàn)場為掩護戰(zhàn)友犧牲,丹真翁姆為此痛哭了很多天,后來就少言寡語起來,只是仍常帶羅布扎西到老楊樹下,望著村外說:“你阿爸再不回來了,他是大英雄,你長大了也要做他那樣的漢子。”
20多年過去,南線局勢突然緊張起來,獨身把兒子撫養(yǎng)成人的丹真翁姆,盡管喪夫之痛并未隱滅,但還是把羅布扎西送進了軍營。
入伍后不久,羅布扎西咬破手指,寫血書請戰(zhàn)。一次戰(zhàn)斗他舍命背下受傷的營長,自己卻被彈片炸傷,榮立三等功。
1982年,羅布扎西從部隊復員回鄉(xiāng)務農(nóng)。1989年有了兒子降巴克珠。
轉眼18年過去了,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早已涌入偏遠的鐵索村。盡管妻子重病,自己右手又在施工中被炸去,羅布扎西還是把降巴克珠送入了軍營。
“咱們家代代都得有一個當兵的人!绷_布扎西說。
精武報國
在部隊執(zhí)行剿匪任務時,羅布長壽作戰(zhàn)勇敢,很快入了黨,并先后擔任班長、副排長,直至為掩護戰(zhàn)友獻出生命。
羅布扎西被成都軍區(qū)評為專業(yè)技術能手,手榴彈投擲全團第一,手槍分解結合全團第二,還是全團唯一能在夜間百米外用56式步槍打掉手電筒小燈泡的特等射手。
2006年底,降巴克珠入伍后來到沈陽軍區(qū)16集團軍某旅。從川西高原來到東北平原,他克服“醉氧”不適,腿上綁沙袋、背囊裝沙瓶、穿上雨衣練體能;槍管上放彈殼、前端掛水壺練輕武器射擊……練就一身“硬”功夫:
6公里武裝奔襲打破集團軍“特戰(zhàn)精兵”考核紀錄;10米攀繩成績比優(yōu)秀標準快10秒;旅手槍、自動步槍、狙擊步槍3種槍型射擊最好成績保持者……
降巴克珠還積極利用部隊“大學!睘樽约骸凹愉摯慊稹,自學取得大專文憑,先后6次擔當高新訓練課題攻關,革新了“95式自動步槍檢查鏡”“煙花報警器”等創(chuàng)新成果。
截至目前,降巴克珠24次比武奪冠,5次打破旅以上軍事課目紀錄,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所帶班2次榮立三等功,先后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等。
“我爺爺犧牲在戰(zhàn)場,我阿爸是戰(zhàn)斗英雄,我穿上這身軍裝就要把康巴漢子的忠誠與勇敢寫在軍功章上。”降巴克珠說。
大愛濟世
羅布長壽烈士的生命定格在31歲,但他把舍小為大的愛留給子孫。鄉(xiāng)親們也回敬同樣的愛,常接濟他們。
為感謝鄉(xiāng)親,丹真翁姆也常帶羅布扎西給鄉(xiāng)親幫忙。
一家人,就是沐浴在這種愛的循環(huán)中。
復員返鄉(xiāng)后,羅布扎西對鄉(xiāng)鄰有求必應,家里農(nóng)具使用都是先人后己。原本買牛、拖拉機的錢,也都被他借給了困難人家,有的錢到現(xiàn)在也沒收齊。
羅布扎西聲望很高,誰家婚喪嫁娶都愿讓他張羅,村民家里大小事也愛找他商量。他常常對村民說:“以前是農(nóng)奴,現(xiàn)在是主人;以前只求穿暖,現(xiàn)在講究穿好,這都要感謝黨和政府!
降巴克珠兒時曾覺得父親愛“管閑事”,不料自己長大后竟也是這樣的人。
2005年,因母親患病、父親工傷,正在上初二的降巴克珠無奈輟學。
由于上學時成績優(yōu)異,鄰村小學校長民瑪聞訊請他擔起空缺許久的代課老師。
一邊是父親用一只手苦撐家務,一邊是孩子們對老師的渴望,降巴克珠有些為難。
羅布扎西說:“你去吧,孩子不能沒有老師!
于是,16歲的降巴克珠接下了這個每月只有320元工資的工作,承擔家務放在周末。
當老師期間,學生打碎了老鄉(xiāng)的玻璃,他墊錢購買給裝上;孩子缺文具,他掏錢買……
降巴克珠入伍后,這種大愛也隨之帶入軍營。作為特戰(zhàn)精兵,他遇人請教從不“留一手”。7年來,幫帶的戰(zhàn)士中,2人考上軍校,4人提干,7人成為集團軍特戰(zhàn)尖兵,15人成為旅訓練標兵。
降巴克珠每月的工資也常分成好幾份,因為他在駐地資助了一名失學兒童,在駐訓場成為了一個貧病老人的“干兒子”,在老家認了一個孤寡婦女做“干媽”……
“虎門無犬子”,2012年5月,降巴克珠高票當選駐地吉林省通化市“十大杰出青年”。(新華社記者王天德、秦富梁、馬令)
相關專題 |
· 降巴克珠:藏族士兵精武立軍功 · 人物事跡 |